新闻
中国节能网

周末环评: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2018-07-21 南方日报5940
核心提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阳春属于广东欠发达地区,虽然经济底子薄,但也留下了处处绿水青山的原生态环境。地处亚热带的漠阳江中上游,属喀斯特地貌地带,因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具备绿色发展的良好基础。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阳春属于广东欠发达地区,虽然经济底子薄,但也留下了处处绿水青山的原生态环境。地处亚热带的漠阳江中上游,属喀斯特地貌地带,因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具备绿色发展的良好基础。全市森林覆盖率65.6%,拥有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市级森林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阳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不可少的内容。我们知道,要壮大经济,“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走不通,决不能以“吃子孙饭”作为发展代价,必须永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坚持保护为主、适度科学合理开发原则,有序利用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积蓄绿色崛起的生态资本。美丽的阳春原生态环境良好,我们更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屏障,筑牢阳春绿色崛起的自然基础。
 
  一、坚持绿色发展,积蓄绿色崛起的生态资本
 
  一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围绕“一心一带两副六大组团”战略布局,适度招商,多形式合作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创建“广东省生态旅游强市”,将阳春市打造成为集生态观光、健康旅游、生态养生、休闲度假、户外运动、娱乐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全域生态旅游目的地。重点发展鸡笼顶、鹅凰嶂、春湾石林、凤凰朝阳等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培育一批A级景区、特色景点、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精品旅游线路,构筑生态旅游产业带。以生态旅游产业为带动,培育集生态养生、生态观光农业、生态文化产业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集群。
 
  二是发展生态养老产业。加强政府引导,培育集医养结合、康复疗养、健康养生、旅游养老于一体的生态养老产业。
 
  三是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加快推进农业特色化、生态化,大力发展南药、蔬菜、水果、蚕桑、坚果、鱼苗等特色产业,进一步打响阳春生态农业特色品牌。加快建立农产品溯源制度,创建一批省级、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打造环珠三角生态农业基地,并完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扶持农产品电商发展。
 
  四是推进清洁生产,狠抓节能减排。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开展清洁生产,推广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阳江抽水蓄能电站、风力发电项目、四大光伏扶贫电站的建设,发展清洁能源。
 
  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保护绿色崛起的生态资源
 
  一是全面落实河长制,保护“母亲河”漠阳江。阳春市水资源丰富、河流众多,全市河库总数389条(宗)。为保护好这些水源,我们深入实施《阳春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在全市境内河库湖全面建立河长制,构建起市、镇、村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到2018年底,将基本形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河湖水生态环境和水安全保障体系;到2020年底,将使水环境改善更加明显,水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巩固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总目标。
 
  二是实施从严从紧的环保政策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建设配套完善的供水保障体系,实施中小河流域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工程,加快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平衡。
 
  三是以建立农产品溯源制度倒逼生态农业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群众的农产品安全意识,推广生态种植、科学施药施肥。结合供销社系统改革,大力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在全市范围内探索建立县镇村三级农资配送模式。
 
  四是建设清洁家园。以巩固省卫生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加大城乡环境治理力度。健全完善市区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及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加强中心镇、水源保护区和重污染河段周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城乡水体同洁净。鼓励城乡居民清洁生活,全面推进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清运压缩、县转运处理”的运作模式。
 
  三、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筑牢绿色崛起的自然基础
 
  一是严格按阳春市主体功能区定位分类发展。要督促重点发展区的春城街道、春湾镇、潭水镇等地,落实产业发展必须满足的环保要求,保证漠阳江水体不受污染。对永宁、河朗等5个生态发展镇,从严限制工业企业发展。加强境内鹅凰嶂、百涌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阳春大河、河朗云帘、松柏甘竹大山等6个阳春市级森林公园及其水源涵养区域的建设和保护,严禁开发。
 
  二是加大护卫投入,激励环保、护林、造林行为。加强森林执法,深入实施新一轮绿化阳春大行动,大力推进碳汇林、生态景观林、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建设,打造粤西生态屏障。
 
  三是继续充实组织机构力量。强化市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在划定62处生态旅游资源点保护红线图的基础上,与所在镇签订责任书,确保科学开发前不受破坏。全面组织实施漠阳江流域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建广东省镇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县。督促规划执行,严格项目环保准入,强化节能减排。
 
  四是加强公安、农林、环保、药品食品、安监、质监、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形成合力,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同时,继续实施“生态城镇计划”,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置换农村生活用地,腾出绿色崛起空间。
 
  作者系中共阳春市委书记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