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BP再发统计年鉴,全球能源结构“进两步,退一步”

   2018-07-31 中国石油和化工3040
核心提示:7月30日,英国石油公司(下称BP)在北京发布《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8年版,对过去的一年中全球能源供需格局进行了系统梳理。中国依然在全球能源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7月30日,英国石油公司(下称BP)在北京发布《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8年版,对过去的一年中全球能源供需格局进行了系统梳理。中国依然在全球能源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QQ截图20180731145941

      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用“走两步,退一步”来形容2017年全球能源市场结构。前进两步的具体表现为:一次能源消费的增量大约有60%来自于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受中国天然气消费大幅攀升影响,天然气(3.0%,8300万吨油当量)成为消费增长最多的一次能源,其次是持续强劲增长的可再生能源(14.8%,7200万吨油当量),风能和太阳能表现尤佳。后退一步指的是煤炭(1.0%,2500万吨油当量)消费自2013年以来首次出现增长。主要增长来源为印度,中国煤炭消费也在连续三年下降后,首次迎来增长。
 
QQ截图20180731145949

      石油:供需重回平衡,情绪主导油价
 
      在OPEC和俄罗斯等十余个主要产油国(亦成为维也纳联盟)的减产协议影响下,全球原油供需在2017年初实现再平衡,全球石油库存也降至正常水平。带来的结果是国际油价出现自2012年以来的首次年度增长,布伦特油价从2016年的43.73美元/桶增至54.19美元/桶。
 
      谈到对未来油价走势的判断,戴思攀认为应从增减产两方面来看。
 
      减产方面,目前委内瑞拉日供给量为120-130万桶,伊朗日供给量为250万桶/天,但受两国政治因素影响,市场已出现避险情绪。尽管欧佩克宣称愿意增产一部分原油以维持油市的稳定,但是这种维稳的意愿是否能够真正实现仍有待观望。如果欧佩克心有余而力不足,带来的后果是油价被进一步推升。
 
      增产方面来看,美国正在不断增产其致密油,尤其是明年下半年,美国新的原油管道投产后,将带来原油产量的大幅攀升,这一因素会促使油价下跌。
 
      在增减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之下,应如何判断未来原油走势?戴思攀认为,市场情绪将油价的变化,上涨或者下降都取决于人们担忧的情况。
 
QQ截图20180731145958

      天然气:中国需求飙升,气价创下新高
 
      受到环保政策的影响,去年冬季中国北部出现一波煤改气高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国内储气量供不应求,直线拉涨国际天然气价格。
 
      来自BP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天然气消费量增值3%,即960亿立方米,创下2010年以来最快增速,其中近1/3的消费增量来自中国(增加310亿立方米)。
 
      针对解决天然气短缺问题,戴思攀建议应未雨绸缪,维持全年天然气高进口量,同时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储气能力;完善和优化配气网络,降低配气成本;在工业用气方面,实施用气配额制度。此外,还应重点加强国内天然气、非常规气等的开采,不仅能够缓解用气短缺问题,对国家能源安全也有重要意义。
 
QQ截图20180731150006

      碳排放:发电结构未变,减排效果堪忧
 
      当下,全球能源市场都在不断向低碳经济转型,但碳减排任务的完成情况依然让人担忧。BP的报告显示,碳减排成效不佳的锅,应该由电力行业来背。
 
      电力是碳排放最大的能源消费行业,2017年能源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有超过三分之一来自电力行业。但遗憾的是,过去20年发电结构并未出现明显变化。戴思攀谈到,尽管多年来可再生能源呈现显著增长,政策也在推动发电用能的清洁和低碳化,但发电结构在过去20年间几乎没有取得突破。1998年和2017 年,燃煤发电占比均为38%。
 
      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风电仍然领航增长,紧随其后的是光伏。数据显示,去年光伏发电增加100GW装机容量,其中50GW由中国贡献,其发电能力相当于7-8个新的核电厂同时开工。
 
      但今年531光伏新政的横空出世也给中国光伏行业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光伏取消补贴令不少业内企业对行业前景持悲观态度。戴思攀认为,中国的光伏新政将导致明年光伏增长放缓,这是过去7、8年来从未有过的。(赵晓飞)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