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核能供热技术提供新方案

   2018-09-20 欧洲时报4820
核心提示:9月19日,由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办,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核能区域供热:温暖世界,守护地球”主题边会在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总部成功举办。边会全面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技术应用的良好实践。中国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团公使衔参赞李俊杰致辞,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科技委主任柯国土作报告。
QQ截图20180920132049
 中国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团公使衔参赞李俊杰在边会上致辞。(图片来源:本文图片均由欧洲时报记者周修怡 摄)
 
      【欧洲时报记者周修怡维也纳图文报道】9月19日,由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办,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核能区域供热:温暖世界,守护地球”主题边会在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总部成功举办。边会全面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技术应用的良好实践。中国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团公使衔参赞李俊杰致辞,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科技委主任柯国土作报告。
 
      李俊杰表示,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中国积极推进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承诺到2030年左右,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到65%。核能不仅可以提供清洁电力,还可提供低碳、清洁的供热,为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新方案。和平利用核能,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中国愿意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为有兴趣的国家提供核能相关产业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QQ截图20180920132105
      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科技委主任柯国土在报告中介绍“燕龙”示范工程。
 
      柯国土全面介绍了“燕龙”示范工程的设计概念、突出优势和应用前景。柯表示,“燕龙”示范工程是运行简便、“零”堆熔、“零”排放、易退役、投资少、安全性高的泳池式反应堆区域供热技术,充分考虑了中国北方地区的冬季供热需求,适合贴近城镇建设。该反应堆除供热外,还可用于医疗、同位素生产等领域。“燕龙”示范工程的投运为小型反应堆供热技术应用提供了良好示范,环境效益显著,每年相当于减少52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且避免了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烟尘的排放。
 
QQ截图20180920132117
      连续两天出席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办的边会活动的捷克能源研究发展独立顾问弗朗提斯克·帕泽德拉先生,非常认真地拍下了柯国土报告的每张演示文稿。
 
      来自有关国家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此次边会。各方参会代表从反应堆安全、设施安保、公众沟通等方面,对小型反应堆供热技术应用进行了深入讨论。“中国对能源的消耗决定了你们在技术领域一直在为世界提供着更新、更好的方案,今天你们的‘燕龙’对于同样对核能供热有很大需求的捷克是很好的启发,我很期待可以与中国专家有进一步的交流”,连续两天出席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办的边会活动的捷克能源研究发展独立顾问弗朗提斯克·帕泽德拉(Frantisek Pazdera)先生告诉《欧洲时报》记者。
 
QQ截图20180920132128
柯国土回答芬兰与会代表的问题。
 
      在边会的互动环节,芬兰、加拿大、捷克等国专家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高度评价中国对泳池堆技术的创新应用。尼日利亚代表也表示,泳池式低温供热堆技术应用范围广泛、经济高效、安全可靠,期待与中方进一步开展技术交流。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