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原本被当做治污利器,它却演化成“排污大户”!

   2018-10-18 中国节能网12850
核心提示: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明确要推进公众对环保设施的监督,绝不能让城镇污水处理厂成为老百姓烦心的污染源。
原本被视作治污利器,却演化成“排污大户”,这一污水处理厂的尴尬境遇在现实中频频上演。
 
为此,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明确要推进公众对环保设施的监督,绝不能让城镇污水处理厂成为老百姓烦心的污染源。
 
QQ截图20181017210327

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主要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的158家重点排污单位名单中,按行业划分,城镇污水处理厂占比最高。具体则是城镇污水处理厂78家,占总数的49%。另一组来自住建部的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已有651个设市城市建有污水处理厂,占设市城市总数的99.1%。
 
现在正常的城市污水处理难度并不大,污水处理厂之所以超标,实际是运营管理不正常。在业界资深人士蒋进元看来,项目设计、工艺、进水、运营资金等都是影响污水处理厂出水达标排放的因素。我国绝大部分污水处理厂取消了初沉池设计,大量采用延时曝气等高能耗工艺,以高能耗为代价实现污染物削减与减排,形成了“减排污染物、增排温室气体”的尴尬局面。
 
由于城市快速扩张,污水处理厂的规划、管网设计、处理能力等多方面原因,许多污水处理厂存在“处理不了”的情况。诚如有的污水处理厂上游来水超出其接纳标准,或其治污设施故障频繁,导致运行不稳定,造成超标。
 
还有些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收集范围内可能有工业企业,导致污水中相当一部分是工业废水,污水厂处理不了。此外,也存在一些污水处理厂不按规范降低标准的“主观故意”。
 
原本被当做治污利器,它却演化成“排污大户”!
当环保设施摇身变成污染源后,其自身治污问题便成为当务之急。城镇污水处理厂超标问题在行业内的讨论持续数年,备受关注。由于部分污水处理厂初期设计能力不足,工艺落后,与治污任务严重不匹配,而提标改造的设计和建设周期较长,超标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
 
当前,污染物排放总量已经远超水环境容量的承载能力,现有污水厂出水如按国家一级A标准控制,仍属于劣五类。在这种情况下,污水处理厂的设备升级便显得尤为迫切。
 
而资金问题是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直以来面临的难题。随着环保督查力度的加大,地方政府的环保考核越来越严,过去很多习惯于偷排掉的污水现在也必须收集起来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目前污水处理费接近每吨0.8元。
 
照此估算,一座1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每个月的污水处理费约接近200000元。政府收不上钱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量又上来了,久而久之运营单位就很难持续地支撑下去。在成本等压力掣肘下,污水处理企业排污超标成了“家常便饭”。
 
加之2018年以来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环保企业,资金周转情况较差,缺乏建设资金。目前污水处理收费机制尚不完善,费用收取标准较低,甚至部分污水处理厂收取的污水处理费还不能覆盖其日常运营成本。
 
而在现有的水费标准下,污染企业更换设备意味着成本大幅上升,可能会导致入不敷出,因此要变革现在的收费体制,就要提高高排放、高污染企业的征收标准。
 
近期对于污水厂排放超标问题的处罚力度和频率愈发加大,企业违法成本变高,无疑将倒逼污水处理厂加速提标改造。
 
值此背景,《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城镇污水处理费的动态调整机制,要求到2020年底前城市污水处理费标准与污水处理服务费标准大体相当。但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即便如此,污水处理厂走向市场化仍有一段长路要走。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