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16.7%,盛宴与缺气同在?

   2018-10-31 中国节能网14320
核心提示:近来对于是否会出现气荒、天然气大干快上怎样影响行业走向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业内一方面对于是否会出现气荒心生疑虑,另一方面对于天然气行业过热之后是否过剩也看法不一。
编者按:
 
近来对于是否会出现气荒、天然气大干快上怎样影响行业走向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业内一方面对于是否会出现气荒心生疑虑,另一方面对于天然气行业过热之后是否过剩也看法不一。
 
不管如何,在煤改气、保卫蓝天相关政策刺激下,天然气消费肯定会持续高增长。对于今年天然气供需形势,比较一致的判断是会出现供需紧张,但不会再出现大规模气荒。也有观点认为,供气企业习惯营造缺气的氛围,一定程度引导需求。
 
此前,就有报道援引中石油的消息称,今冬明春天然气供需缺口高达228亿立方米。具体而言,仅中石油供应范围的天然气市场有效需求同比就增加了262亿立方米。
 
下游城市燃气行业一位人士对此评价说,其实从来不缺气,只是因为高价长协气的负担,供气企业每年都放风高峰时段缺口较大,以此施压下游。国家能源局统计,今年已落实新增供气量超出去年消费量250亿立方米。而且从年初开始,相关部门就已经开始落实互联互通、采购现货以应对冬季用气。
 
在天然气需求高增长预期下,整个行业都非常兴奋。LNG接收站投资已经规划了多个,甚至引发建成后接收能力过剩的担忧。提供海外气源的中间商成批出现,多是在销售正在建设的液化工厂的产能。综合的感觉是,大家对中国天然气市场非常乐观,中长期看多,而不仅仅是煤改气带动的短期需求。
 
一场天然气的盛宴就要开启。
 
但另一方面,对于国内天然气的价格承受力,以及需求快速增长下的供需形势,则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对于价格,有观点认为离开政府补贴,国内天然气价格承受力没那么高,部分需求是补贴支撑的,有水分,一刀切“煤改气”的居民用户、成本承受力差的产业都是虚假需求。也有观点认为,在环保政策下,天然气替代势不可挡,需求是真切的。
 
对于供需形势,一改几年前以为天然气供应能力大过需求的观点,业内普遍认为目前是供应要跟上需求。随着更多LNG现货进入市场,供气主体更加多元,市场会引导供需,传统保供的思路将不再适用。
 
不过,在这些讨论背后,气荒这种保供思路下的词语如影随形。而气荒的讨论,往往不考虑价格承受力,一味强调有没有气,而不关心价格因素。高峰时缺气,很多主体其实不愿意承受高价气的成本,而希望推向政府、用户。
 
今年推行居民和非居民气价并轨后,价格的问题稍微缓解,但是在发电等细分领域,目前价格还是缺乏竞争力。但天然气的讨论依然在盛宴和气荒的语境中延续。
 
我们摘录了国家能源局发布会天然气供需的部分:
 
QQ截图20181030222800
天然气消费增16.7%,各能源中增速最快
 
前三季度,全国能源消费继续回暖,供给质量不断改善,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转型持续推进,主要指标好于预期。天然气消费增速最快。
 
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6.7%左右,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除化工用气小幅下降外,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和发电用气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煤炭消费持续回暖。前三季度,在电煤消费增长带动下,全国煤炭消费增速回升。据行业初步统计数据,电力、钢铁、化工、建材四大行业用煤均为正增长,电煤占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约为53.9%,比去年同期提高约2.3个百分点。
 
石油消费相对平稳。前三季度,石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3.4%左右,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成品油消费延续中低速增长态势,其中,汽油消费小幅增长,柴油消费保持平稳,煤油消费快速增长。
 
电力消费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9%,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创6年来新高。受高温天气等因素影响,夏季用电负荷屡创新高。(2018-10-30 10:13:38)
 
已落实供气超去年250亿立方 “全国一张网”有序推进
 
能源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储气设施建设、气价并轨等工作加快推进。“全国一张网”有序推进,青宁输气管道核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工程等加快建设、中段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
 
天然气管线关键装备国产化进程加快。已落实全年天然气供应资源量超过去年消费量250亿立方米,重点增供京津冀及周边和汾渭平原地区。
 
能源补短板项目储备工作加快落实。按照符合规划和产业政策的要求,以电网升级、油气增储上产、管网设施互联互通、水电开发、核电建设、煤电改造等为重点,深入开展年内和2019、2020年开工的重大项目储备工作,为稳增长、调结构、增后劲贡献力量。
 
与天然气相关的还涉及到电力改革的推进。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全面铺开。省级电网实现输配电价改革全覆盖。跨区跨省可再生能源电力现货交易试点深入推进。售电侧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建立,分三批推出320个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
 
上半年,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累计80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6%,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4.8%。跨区跨省市场化交易电量同比增长32.6%,煤电交易电价比上网电价降低0.03元/千瓦时,水电、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价下降0.06~0.08元/千瓦时。华东、华北、南方区域市场交易电量合计占全国70%以上。
 
天然气发电的增量并没有单独统计,目前天然气发电只用在调峰、分布式发电等领域,大规模的天然气发电厂还受到价格的限制,经济性较差。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