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聊城加快便民、智能、绿色的城市公共交通建设

   2019-03-05 中国节能网720
核心提示:在业内首推“普通话”和“微笑”两项服务,在此基础上升级为“亲情服务”,将乘车的人视为“客人”,将需要帮助的人当作“亲人”……行驶在水城大街小巷的新能源公交车成了聊城城市形象的代表之一。
 在业内首推“普通话”和“微笑”两项服务,在此基础上升级为“亲情服务”,将乘车的人视为“客人”,将需要帮助的人当作“亲人”……行驶在水城大街小巷的新能源公交车成了聊城城市形象的代表之一。我市坚持“一切为百姓便利出行”,聚焦百姓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使政府惠民出行政策实现了落地、生根、结果。
细节一
线路调整响应民生需求
“民众所需,公交所为”“需求响应”是水城公共交通发展的常态。一件件小事折射出公交与民生的贴近程度:朱老庄镇杨集小学的家长和老师反映:放学的孩子和老师经常会错过下午4时30分开往市里的K456路公交车,而且该校门口只有这一条公交线路,一旦错过这个时间点,就要在校门口等到下午5点才有一班公交车。根据反映情况,公交工作人员去该学校进行调查,发现学校老师和孩子乘车人数较多,为了保证老师与孩子尽快回家,方便他们出行,将该线路下午4时30分这班公交车作出了延后的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基本能满足该校学生放学乘车的需求。
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先后优化调整公交线路59条,新辟公交线路13条,延长5条城区主干道公交线路运营时间,进一步完善公交线网布局,便利了周边百姓出行。
细节二
与时俱进接轨群众生活
无现金时代如何乘坐公交车?目前,聊城千余辆公交车已新增手机扫码功能。市民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除使用现金或刷卡支付外,还可以用手机扫码进行支付。
“作为国企,我们更应当主动出击,适应群众不断提高的要求。”据聊城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乔广新介绍,该公司与支付宝公司合作研发的扫码乘公交系统受到了群众欢迎。聊城公交着力推进“智能”公交建设,在国内领先全面落地了GPS智能管理调度系统、公交站亭智能预报站系统、手机和金融IC卡刷卡乘车、“掌上公交”手机出行查询系统(现已升级为集公交车、公共自行车查询功能于一体的水城通E行系统)、车载3G视频监控系统、公交车LED后视大屏项目创新、公交IC卡和公共自行车卡“双卡合一”、智能充电管控平台等公交科技应用,公交“智能化”发展为百姓出行谋福创惠,科技已成为公交更快发展的羽翼。
细节三
低碳环保服务绿色生活
日均骑行2万余次,累计骑行达900多万人次,城市公共自行车成了群众绿色出行的新选择。
公共交通是城市“疏堵拒霾”先行军。2014年以来,聊城公交集团先后更新、新增新能源公交车914部,使绿色节能环保车辆实现100%全覆盖。在1113部公交运营车辆中,新能源公交车达944部,占比84.8%;空调车占比达100%,优化了城乡居民公共出行环境。聊城市城区建设并使用的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共建租赁站点350个,投放公共自行车10000辆,发卡近8.2万张。
我市还在市城区相继建设了四座国内领先的自助群充技术充电场站,配备充电终端333个,其中较大的一处配备充电终端200个,此举得到国务院、财政部、发改委等领导现场视察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成为我市“双城同创”重点示范项目。
编辑点评
优先更要成优选
□ 郝 凯
经过创城、“创森”,聊城变得越来越美,这是大家共同的感受。诸如:蓝天多了,空气清新了;东昌湖边绿树红花,一条彩色的自行车道环绕岸边;滨河大道畅通无阻,绿满沿线……城市美了,越来越多的人也意识到“公交优先,绿色出行”的意义。发展公共交通,不仅可以减少能耗、降低污染,还能提升交通效率、疏解拥堵,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目前,随着我市加快推进新能源公交、公共自行车、水上公交等建设,已经基本解决了“有车坐”的问题。因此,当前公共交通发展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从“有车坐”向“便捷、顺畅、安全、人性化”转变,让人“坐得好”,只有这样,优先才能成优选。因此,下一步应在打造“慢交通优先”上下功夫,让绿色出行更加方便和畅通无阻,另外需要出台政策,鼓励人们优先选择绿色出行。只要让更多的人充分感受到公共交通的优越性,人们的出行习惯自然会发生变化,也就会有更多的人优先选择公共交通。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