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环境监测还存在很多难题?物联网技术来帮忙

   2019-03-14 中国节能网2340
核心提示:如今,我国空气污染形势严峻,部分城市面临雾霾、沙尘暴等环境问题。环保部门积极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其核心是对污染源的精准监测和对污染数据的精准分析
 如今,我国空气污染形势严峻,部分城市面临雾霾、沙尘暴等环境问题。环保部门积极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其核心是对污染源的精准监测和对污染数据的精准分析。就传统大气污染治理而言,依然面临采集数据不全面、监测点固定且单点成本高等难题。如何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从而进行有效的环境治理,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环境监测存难题?物联网技术来帮忙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日趋成熟,并在各个行业和市场中蓬勃发展。截至目前,物联网的应用空间已经涵盖物流、交通、安防、能源、医疗、建筑、制造、家居、零售、农业等多个领域,其在农业、医疗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已经得到了诸多研究人员的认可。
在环境监测领域,物联网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及设备,环境监测人员可以对城市空气、工业源、扬尘、交通、餐饮油烟等多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将这些数据上传至云平台。
区域间环境监管部门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将监测到的数据同时接入数字市政系统,整合处理后形成大数据应用基础,这样做有助于环境监管部门从整体上制定解决方案,并深入了解某一地区的环境状况。
从整体来看,物联网技术及设备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场景主要有以下几个:应急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控和空气监测区域化管理。在应急环境监测方面,环境监测人员可以监测突发事件中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等风险源,构建以数据驱动的快速应急响应机制,以此防范由突发事件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就污染源监控而言,环境监测人员可以在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排污口放置传感器等设备,以此重点监测企业周边的空气和水土变化。此外,监测人员还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及时获取某一区域的空气质量报告,并进一步实现对污染的有效防治。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开始将物联网技术运用于环境监测领域。例如,目前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在省内创新运用物联网技术实施环境监管,既破解了过去维护成本高、监管人手不足等难题,又实现了对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等的远程控制,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借助物联网技术,并引入远程监控系统、数据传输系统、故障报警系统等,人力巡视不足问题得到了进一步解决。通过手机 APP、电脑系统等进行控制的方式,可以确保监测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能得到及时维修,这就有助于已建环境监测设备的稳定、高效运行。
此外,物联网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还包括监测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活动等。与互联网相连的资源受限设备的开发也意味着其他应用,如地震或海啸预警系统也可以用于应急服务,以提供更有效的援助。这个应用程序中的物联网设备通常跨越一个大的地理区域,而且也可以是移动的。
有业内人士认为,今后环保行业将越来越多的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并借助这些技术实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高效监测。借助物联网技术,把感应器和装备嵌入到各种环境监控对象中,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整个监测系统整合起来,可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实现对环境的进一步管理和决策。
今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环境监测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将得到妥善解决,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也将加快被应用于空气质量监测、突发地质灾害预测等多个场景。届时,物联网所具备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