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新能源|德国科研机构联合研究改进燃料电池质量控制技术

   2019-03-22 中国节能网530
核心提示:据德国宇航中心消息,德国六大研究机构(包括德国宇航中心DLR)组成联合体,希望通过开发一种标准化的物理参数测量方法为燃料电池技术发展铺平道路。
 据德国宇航中心消息,德国六大研究机构(包括德国宇航中心DLR)组成联合体,希望通过开发一种标准化的物理参数测量方法为燃料电池技术发展铺平道路。联合科研项目被命名为“BePPel”(燃料电池和电解槽双极板),其核心目标是要在2019年9月前完成制定并实施测量和经过改进的质量检测的工业标准。该项目得到了德国联邦运输和数字基础设施部以及国家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组织NOW的资助。
 
加强氢和燃料电池技术
联合项目参与方包括:德国宇航中心(DLR)网络能源系统研究所、燃料电池技术中心、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太阳能和氢能研究中心、于利希研究中心、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和化学技术研究所。DLR燃料电池部门负责人亚历山大·戴克博士表示:技术标准的制定是不断发展的氢能产业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目前迫切需要燃料电池技术在各种系统中的集成应用并进一步实现规模化和市场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供应商体系将对加强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在交通和能源领域的应用做出重要贡献。
 
制定电导率和接触电阻的测量标准
具体来说,“BePPel”项目将重点定义石墨和金属双极板的电导率和接触电阻的测量标准。研究中将考虑燃料电池在低温和高温应用状态下的横向导电性和垂直导电性指标。这些是双极板质量的基本参数。 在平面方向上的测量是随后在双极系统中使用的相关参数,因为那里的电流也基本上垂直于双极板的表面流动。由于大电池表面电流的产生不一定是均匀的,因此面内电导率不容忽视。参与项目的各研究机构通过环形比较法(即所谓的“循环测试”)实现了精确的参数比较,从而可以为工业界提供一种具有高经济效益的生产伴随监测系统,这样的系统采用了基于新开发的测量方法来确定燃料电池组件的电导率等重要参数。
 
项目研究结果将用于未来工业标准
在双极板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制造商和OEM客户将来能够使用经改进的质量控制技术用于行业标准。改进后的质量控制技术的优势还在于能大大减少发货和进货检验的费用,从而在早期制造阶段剔除故障板,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在各供应商之间协调统一的测试程序标准也非常重要,这可以保证获得可靠、可追溯的数据并创造更大的市场透明度。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