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动力电池回收迎来新机遇 电池污染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2019-04-19 中国节能网590
核心提示:自2010年我国首批新能源汽车投入至今,已经超过8年,首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也将迎来大规模回收工作。
 自2010年我国首批新能源汽车投入至今,已经超过8年,首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也将迎来大规模回收工作。 
动力电池与其他产品不同,内部含有大量重金属、电解液等材料,回收稍有不慎便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正因为如此,当初在引入新能源汽车时便受到了一部分人的抵制,不过现如今动力电池回收工作将迎来新的机遇,大家担心的电池污染问题或许将得到解决。 
4月17日,在中国汽车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论坛上表示,我国2010年投入使用的第一批新能源汽车电池将在今年或明年逐步“退潮”,动力电池回收工作迫在眉睫。 
不过,经过将近五年的实践,我国逐渐摸清了电池生产、退役、回收再利用的链条。其表示,动力电池的回收循环体系也是相关部门近五年来一直研究的对象。工信部已经建立了这条体系的设想、规划以及相关文件。万钢表示:“动力电池退役以后可以作为储能电池来应用,使用寿命至少能达到8年,这样双周期的使用不仅延长了动力电池的寿命,同时又便于电池资源的有序收集。也为后续材料回收、循环再利用打下很好的基础。” 
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新的风口,国家还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入局。也正因为如此,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也相继爆发。其中最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成为了大家争相攻占的高地。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总装机量高达57.35GWh,其中在2018年就达到了32.86GWh,同比增长137%,占总装机量的57.3%。 
不过为了控制行业中企业的质量,2019年3月26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提出分阶段释放压力,下调补贴标准,并提高了技术门槛。与2018年相比,本次补贴平均退坡超过50%,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因此相关上下游产业也会进行调整。 
前段时间,有人对动力电池回收进行了分析。按照电池寿命8年来算,那首批大规模退役时间将会在2026年前后。另外,国内有研究机构也预计了今后几年动力电池回收数量,2019年11万吨、2022年42万吨。 
可见,未来动力电池回收的数量只会增加不会降低,虽说万钢表示我国已经对动力电池回收的流程有了大致了解,但真正在回收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还不好说,不过提前预防总比到眼前抓瞎强。 
无论怎么讲,新能源汽车的出现确实极大激发了整个市场的潜力,动力电池作为整个产业中最重要的一环,回收工作必须要做好,如果真如万钢所说动力电池污染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那么新能源汽车才能被称为是真的“新能源”汽车,国家才能放手开展相关工作,同时也能促进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