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科学家打破超导性最高温纪录 外媒:超导性新时代将到来

   2019-05-25 参考消息510
核心提示:外媒称,超导性是某些材料具备的一种特性,可以让电子流通而不会产生电阻,从而实现电流100%有效的流动。超导性通常只有在温度极低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这个温度实在太低了,使得普通材料很难具有超导性。之前的低温纪录是零下73摄氏度,这是一个很难达到和维持的温度。
外媒称,超导性是某些材料具备的一种特性,可以让电子流通而不会产生电阻,从而实现电流100%有效的流动。超导性通常只有在温度极低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这个温度实在太低了,使得普通材料很难具有超导性。之前的低温纪录是零下73摄氏度,这是一个很难达到和维持的温度。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5月23日援引《自然》杂志文章指出,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一种在零下23摄氏度的条件下实现超导性的方法,这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对材料施加巨大压力,这个压力在150至170GPA之间,相当于海平面压力的150万倍,可以观察到这个硫化氢材料能够提供100%的电流传导效率。

这个发现可能意味着超导性新时代的到来,超导性对当今世界影响重大,电流不会损耗的电线、速度极快的超级计算机、高效电机和磁悬浮列车等,这些都是超导性可能为人类提供的重大发明。

1911年,荷兰莱顿大学的H·卡茂林·昂内斯意外地发现,将汞冷却到-268.98℃(4.2K)时,汞的电阻突然消失。后来他又发现许多金属和合金都具有与上述汞相类似的低温下失去电阻的特性,由于它的特殊导电性能,H·卡茂林·昂内斯称之为超导态。让材料变成超导体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很快人们发现,如果能找到临界温度高于4K的超导材料,那将是非常有用的。

昂内斯由于他的这一发现获得了191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随着越来越多的超导体被发现,最高临界温度的纪录正朝着室温下超导性的最终目标发展。

超导体在如今的应用包括医院核磁共振成像机器、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机(如风电和水电发电机)以及粒子加速器,例如瑞士的大型强子对撞机等。使用由超导线圈制成的磁铁能够减少发电机中的机械能损失,将是最大程度利用替代能量生产的关键。(编译/王露)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