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和谐企业幸福来

   2014-10-30 中国化工报 1450
核心提示:  一走进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美丽化工·中国行”记者就被阵阵喝彩声吸引了,原来企业运动会的一场排球比赛正在进行。中国化工报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在这里,稳健的企业经营、丰富的文化生活、清洁的厂区环境,让员工们的幸福指数节节升高。
  一走进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美丽化工·中国行”记者就被阵阵喝彩声吸引了,原来企业运动会的一场排球比赛正在进行。中国化工报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在这里,稳健的企业经营、丰富的文化生活、清洁的厂区环境,让员工们的幸福指数节节升高。

  “建设美丽化工,出发点和最终的着眼点只有一个,要追求和谐发展。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企业的和谐,企业与社会的和谐。企业只要把这几方面的关系理顺了,好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学军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

  这是近十年在宁夏石嘴山成长起来的一家地方骨干企业,身兼央企和上市公司的双重角色。现已形成46万吨/年电石、26万吨/年PVC、22万吨/年烧碱的生产能力,并配套有两台15万千瓦自备发电机组,年发电能力20.5亿千瓦时。

  “这些年,一方面央企不好搞,因为央企已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尤其在社会公益道德方面,不能有半点闪失;二是上市公司不好搞,作为一个公众公司,所有信息都要披露,包括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我们这两方面的角色都扮演得毫不含糊。在追求效益的同时,企业不忘把安全、环保、节能做好,成就了名副其实的美丽化工。”李学军表示。

  宁夏英力特化工的一个突出特色是形成了一体化的氯碱化工产业链。从公司近年来的表现看,其经济效益不仅在宁夏当地比较突出,在同行业上市公司的排名也位于前列,且公司近几年的毛利水平在氯碱行业中名列前茅。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了一个完整的链式产业,产品既可以单独销售,也可以作为下游的原料,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强。

  在英力特化工看来,化工企业“三废”治理解决不好,企业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根基。而治理得好,则会变成企业的创效点。

  英力特的电石炉废气治理形成了两条利用途径:一部分通过净化后被烧制成白灰,作为电石的原料,在企业内形成了一个密闭的小循环;另一部分尾气被作为蒸汽,为其所在的整个工业园区提供动力和热源,并能用于周围居民区的冬季取暖,在园区形成了大的循环经济链条。在废水处理方面,“2012年,我们投资1270万元建成了两套含汞废水处理装置,并得到了宁夏政府的300万元补贴。投运后含汞废水不再外排,在系统内循环利用。”公司安全环保部部长黄志胜告诉记者。

  为更好地处理电石渣,英力特与电厂合作,将电石渣用做脱硫剂,通过管道输送给临近的电厂,这样既解决了电厂的脱硫、脱硝问题,也变废品为商品,一年处理掉的电石渣达40余万吨。

  主动淘汰落后装置,使英力特化工节能走在了宁夏工业企业及氯碱行业的前列。他们在2010年就淘汰了3万吨/年PVC、2.8万吨/年石墨阳极烧碱装置以及配套的两台小电石炉,去年又淘汰了一套5000吨/年双氰胺装置、一条石灰氮生产线以及一台小电石炉。

  随着《水俣公约》的签订,氯碱行业减汞迫在眉睫。英力特目前低汞触媒的应用率已达78%,今年他们准备投资再上部分转化器,提高低汞触媒应用比例。“我们的转化器数量和投资虽然增加了,但转化的效率提高了,消耗反而下降了。我们每吨PVC的耗汞触媒量可达国际先进水平。”黄志胜说。

  近几年,英力特在安全、环保、大修、节能技改上每年足额投入,往往还高于国家标准的要求。虽然这些投入表面上被看作是成本支出,但实际上都已经转化为长久的效益。如他们与电厂合作处理电石渣,前期的投入为2000多万元,但他们给电厂送脱硫剂一年的收入就是2400万元,很快收回成本。公司的电石炉尾气治理,一年可节约2万~3万吨标煤,相当于节约了七八百万元。

  英力特为员工创造了安全、清洁的工作环境,更关爱员工的健康和生活。公司在员工劳保、体检等方面每年投入七八百万元,使企业成为和谐幸福的大家庭。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