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谢长军:发电企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走绿色低碳道路

   2013-12-24 中国节能网2050
核心提示: ‘ 十一五’以来,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累计投入节能减排资金350亿元,其中新建电厂投入240亿元,在役机组投入110亿元。 截至目前,
   “‘ 十一五’以来,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累计投入节能减排资金350亿元,其中新建电厂投入240亿元,在役机组投入110亿元。 截至目前,公司脱硫机组装机容量9025万千瓦,占燃煤机组比例达到96.5%,比 ‘十一五’初提高76.9个百分点。”近日,在2013第五届中国能源企业高层论坛,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谢长军在谈及该公司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时, 显得十分激动。
   确实,在我国生态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发电企业如何实现绿色转型,走低碳发展道路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让谢长军感到欣慰的是,“ 十一五”以来,因为各项节能减排措施的有序推进,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累计为国家节约标煤 4000 多万吨,单位电量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78个百分点, 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600万吨。
   记者:您如何看待目前我国发电企业所面临的宏观环境? 今年以来,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的发展情况如何,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怎样?
   谢长军: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增长速度换档期,如何进一步节约资源并在经济发展同时保持生态环保成为行业热议的话题,可以看到,绿色发展已经成为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发展生态文明,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作为中央能源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是我们必须肩负起的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型升级,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到2013年10月底,装机容量达1.22亿千瓦, 较成立之初增长了4.5倍;资产总额7632亿元, 增长了11倍;今年1-10月完成发电量4367亿千瓦时,目前,在世界500强企业的排名中挺进前300位。
   记者:一直以来,发电是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的主业,近年来,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在常规发电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的业务开展情况如何?
   谢长军:我们着眼做强主业,优化电源结构和区域布局。经过近年来的转型发展,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发电是我们的核心业务,做强做优主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火电方面,我们大力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重点发展东部沿海、西部煤电基地和输煤输电通道周边项目。目前,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比重达到49.4%, 在电力市场消纳能力强的华东五省拥有煤电装机1947万千瓦。
   我们正在建设的江苏泰州二期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在国内首次采用二次再热技术,是国内首台、世界最大、综合参数最优的火电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同时,我们加强大型燃机和天然气分布式电站战略性布局,正在推进一批沿海区域效益好、气源落实的气电项目。
   与此同时, 我们进一步加大清洁可再生能源投资力度, 可再生能源占电源类总投资的71%, 装机达2846万千瓦, 是成立之初的9.3倍。风电方面,我们重点开发经济发达、消纳能力强地区的风电项目, 率先开辟低风速、高海拔新战场,积极抢占海上风电发展先机, 成功进军加拿大、南非海外市场。 公司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587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一,装备水平、发电量和经济效益保持亚洲领先。
   在水电开发方面,我们积极推进流域梯级滚动开发,优化中小水电开发,以大渡河流域为主的开发布局趋于完善,目前水电装机1195万千瓦。 在其他新能源板块,我们还稳妥地开发太阳能、 分布式、核电、海洋能、地热能等。
   记者:我们看到,近年来,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在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成果显著, 您如何看待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未来, 为了进一步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您有哪些建议?
   谢长军: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近年来迅猛发展,产业实力、装备制造水平显著提升,技术明显进步,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可再生能源发电已经成为我国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认识仍不到位,体制机制还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管理上也存在薄弱环节。 为打造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 升级版”,我建议:
   第一,提高水电开发的规模和质量。水电是最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条件的可再生能源, 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的目标,一半以上要靠水电来完成。 因此,我建议加快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积极开发中小型水电站,建立水火同网同价等清洁能源补偿机制。
   第二, 强化风电作为主力电源的地位。 风电是现阶段最具规模化开发和市场化利用条件的非水可再生能源之一,已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力电源。 我建议着力解决电网配套和电能消纳问题,有序推进西北、华北、东北和东南沿海风能资源丰富地区的风电建设,优化内陆地区分散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稳妥推进海上风电发展。第三, 推进太阳能发电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太阳能是资源分布最广、利用方式最多、发展潜力最大的可再生能源。 当前要积极推进地面大型光伏电站建设, 加快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 开展太阳能热发电示范,同时发挥价格杠杆作用,降低发电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四,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高新技术产业。 抢占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制高点,关键是掌握核心技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我建议要严格控制产能盲目扩张, 规范产业发展秩序,着力消除地方保护,加快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
   第五,完善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保障措施。健全可再生能源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出台实施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全面启动国内碳交易市场,建立一套先进的新能源设备标准体系,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国从可再生能源大国向可再生能源强国转变。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