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北京等16城启动最大范围限行为APEC驱霾

   2014-11-07 中国节能网2700
核心提示:截至11月6日,济南等山东5城限行,限行范围扩大至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此番限行从范围上大过6年前的北京奥运会

        2014年11月3日,北京,交警上路检查单双号限行,凤台交警在菜户营设卡检查。 
 
        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根据事先发布的公告,从11月3日起,北京对市内机动车实行单双号限行,开启了史上最大范围的多地联合限行行动。
 
        截至11月6日,济南等山东5城限行,限行范围扩大至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此番限行从范围上大过6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奥运前后,北京在全市范围内实施限行,长达两个月。这为北京带来了久违的蓝天,但奥运过后,北京的天空又重归雾霾。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微博)11月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从此次限行,已经很清楚地可以看到,区域联动对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马军认为,应对整个区域内的燃煤、工业废气排放等进行更严格的管控,采取长效措施治理大气污染。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吴健也对记者表示,治理大气污染根本还是要进行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
 
        提前数月策划
 
        4月8日,北京市环保局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下半年举行的2014年APEC会议期间,将考虑参考“奥运模式”,包括是否实行单双号限行。环保部城市环境管理专家组成员彭应登对媒体表示,机动车限行很可能是APEC大气治理措施之一,“从政府的角度,最容易采取的应急性措施就是机动车限行。”
 
        此前,河北省政府印发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河北省空气质量保障措施》通知,提出“省公安厅要研究制定会议期间车辆限行方案,提前发布会议期间车辆禁、限行相关公告”,但并没有明确提出限行措施。
 
        但11月1日,河北张家口市率先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随后,11月3日21时40分,河北公安交管网发布紧急消息,要求11月4日到11月12日,石家庄、廊坊、保定、邯郸、邢台5个城市实行单双号限行。
 
        河北省紧急限行,是因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启动了APEC会议空气质量保障应急减排措施。
 
        北京市环保局官网11月4日发布消息称,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气象局、六省(区、市)空气质量预警预报中心及现场专家会商预测结果,11月4-5日和8-11日,可能发生两次明显不利气象条件,从而影响空气质量达到中度至重度污染水平。针对上述情况,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经研究决定,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分区域、分时段组织实施应急减排措施:一是自11月3日起,北京市及河北省的廊坊、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太行山一线城市实施最高一级重污染应急减排措施;二是自11月6日起,除上述城市继续采取应急减排措施外,天津市、河北省的唐山、衡水、沧州,以及山东省的济南、淄博、东营、德州、聊城、滨州,实施最高一级空气重污染应急减排措施,特别应严格控制高架源,确保达标排放,并尽可能采取限、停产措施。
 
        根据相关要求,将对机动车实施限行。由此,限行范围扩大到天津、山东两省市。
 
       得益于区域防治协作机制
 
        此次限行得以实施,得益于一年前建立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据人民网报道,2013年10月23日,由六省区市七部委协作联动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在北京启动。该协作机制将北京周边的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5省(市、区)纳入,确立了“责任共担、信息共享、协商统筹、联防联控”的工作原则,提出建立联动应急响应制度,督导各省区市完善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实施区域重污染应急联动,共同应对空气重污染。
 
        这标志着区域联动治霾迈进了一大步。区域联手治理大气污染,因各地多方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协调难度一直较大。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庄志东曾对媒体表示,在区域治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上,京津冀地区难度最大。
 
        为了保证限行顺利实施,各地采取了多种措施。据中国交通新闻网报道,限行期间,北京市公交集团增配机动车400辆,日均增发3600余车次,保障市民出行。11月3日,北京限行首日,北京地铁公司加开临客26列。
 
        据天津广播网消息,为配合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政策,该市公交、地铁将在6日至11日之间,增加运力,公交公司至少增加配车200部,增加当日车次10%保证出行需求,地铁公司也将根据客流情况,实时加车。石家庄、唐山两市表示,限行期间市民可免费乘公交。
 
        应对燃煤、工业废气进行更严格管控
 
        此次限行也成了史上最大范围的一次多地联动限行。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从当年7月20至9月20日,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了两个月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但仅限北京市范围内。
 
        和北京奥运会一样,此次限行实施后,北京的天空一扫往常的阴霾,出现了异乎寻常的蓝色,被坊间称为“APEC蓝”。对于这一应急措施,接受澎湃新闻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这只是一种临时措施,北京的天空要想真正蓝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民间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矮马预报”发起人之一、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谢绍东告诉记者,北京实行限行措施以来,空气质量确实出现了很大改观,“效果很明显”。
 
        吴健告诉记者,治理大气污染根本还是要进行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但不是北京一家就能解决的”。
 
 
         马军接受采访时认为,从此次限行,已经很清楚地可以看到,区域联动对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马军透露,根据有关部门研究,北京本地污染对于雾霾的贡献率为64%至72%,剩下的都是区域传输贡献的。仅从北京来说,燃煤、工业废气排放企业大量外迁后,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的贡献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周边地区燃煤和工业废气排放仍是大头,“周边地区的高工业烟囱,通过远距离传送到北京”。马军认为,应对整个区域内的燃煤、工业废气排放等进行更严格的管控,进而带动机动车减排。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