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纪南城刺绣老人王孝珍:绣活“荆州民间刺绣”

   2013-12-20 中国节能网2440
核心提示:传承于楚故都民间的楚绣工艺,则以其精妙高超的针黹刺绣艺术,为我们保存了绣花针下的楚绣神韵。有着二千三百多年悠远历史的楚绣,没有人不为之惊叹,世上竟有如此神奇而浪漫的文化瑰宝。

王孝珍和她的楚绣作品。

荆州晚报讯 (记者伍丹/文杜波/图)位于荆州古城北门外十里的楚故都纪南城,曾经是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都城。而传承于楚故都民间的楚绣工艺,则以其精妙高超的针黹刺绣艺术,为我们保存了绣花针下的楚绣神韵。有着二千三百多年悠远历史的楚绣,没有人不为之惊叹,世上竟有如此神奇而浪漫的文化瑰宝。

王孝珍,这位祖祖辈辈生活在纪南城的老人,从小便与楚绣结下了不解之缘。近日,湖北省文化厅公示的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省级非物质义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单中,楚绣以“荆州民间刺绣”之名入选。作为楚绣传人的王孝珍,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落地,激动与幸福满溢眼底。

只有小学文化却技法高超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荆州区八岭山镇的王孝珍老人家。一推开老人的房门,从墙上挂的到地上摆放的,没有一件不是和楚绣有关,而绣花架上,还放着老人未完成的凤鸟作品。看到记者,老人非常高兴,腾出地方,小心翼翼的将她的“百宝箱”搬了出来。箱子里的东西让人大开眼界,绣花鞋、肚兜、门帘等,从头上戴的配饰到脚下穿的鞋子,足足有一百多件作品,都是老人多年来的心血。

现年66岁的王孝珍,虽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一生务农,但乐于刺绣,这个爱好也伴随她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从12岁起,王孝珍便跟随母亲学习楚绣基本功。“过去没有不会针线的女性,我的兴趣也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隔壁吴奶奶是当时的绣花能手,王孝珍又跟着吴奶奶学起了手艺。因为她对绣工情有独钟,天赋很高,几年后便掌握了楚绣的许多技法。多年来,王孝珍孜孜不倦四处求师,掌握了许多高难度的楚绣技法,绣出了几十件美轮美奂的各式绣品,在当地颇有名气。

“皮板绣”布洗烂了花不烂

王孝珍的婆婆也是绣花的行家。婆婆总是告诉她,绣花是件细活,千万不能拿起绣布就下针,首先要学会观察,“对于细节和神态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绣出画中的神韵”。王孝珍领悟的非常快,很快便掌握了龙凤、鸳鸯等动物的传神绣法。婆婆告诫她:“会绣花的人绣出来的花像皮板,布洗烂了花都洗不烂。”这种“皮板绣”的要领,让王孝珍感受到了楚绣的精湛与高妙。而那时的王孝珍,仅仅只在小孩穿戴的帽子、褂子、鞋子、袜子等一些生活用品上绣花,并没有将楚文化融入作品。

随后,王孝珍的三个儿子相继出生。幸福的家庭生活,让她无暇再去研究楚绣,只是做些日常缝缝补补的针线活。后来,儿女们都成家立业了,家庭负担减少了,进入晚年的王孝珍才有了自己的闲暇时间。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王孝珍看到满大街的“奥运五环”和“北京印”标志,绚丽的色彩和浓郁的中国风再次勾起了她的回忆,也让年过花甲的王孝珍有了重拾“楚绣工艺”的欲望,并重新投入研究、实践楚绣的工艺特点。

60多岁的王孝珍没有停止学习,重拾楚绣的她并没有停留在生活用品的层面。这次,她以春秋战国时期丝绸刺绣品为主体图案,绣出了《龙凤虎纹绣罗》、《楚鸟图腾》、《楚三头凤》、《虎座鸟架鼓》等一系列优秀作品。在楚绣的基础上,王孝珍逐渐形成了自已独特的“平针皮板嵌线绣”技法。

无偿传授楚绣技艺

2010年7月,经湖北省工艺美术传承人评审委员会审定,授予王孝珍“湖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师(楚绣·二级)”称号。2012年5月,王孝珍绣制的《龙凤虎纹绣》获湖北省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金奖,定为湖北省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珍品三级。同年,王孝珍被评为荆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南平针皮板嵌线绣项目传承人。目前,王孝珍用楚绣特有的锁绣、平针绣、钉线绣等针法技艺,绣出荆风楚韵系列绣件。

作为楚绣传人,传承的担子一直压在王孝珍身上。近年来,为了使楚绣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荆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腾凤楚绣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楚绣培训班,王孝珍被聘为老师。说是被聘请,但王孝珍却是分文不取。至今,王孝珍已有了99名学生,平均年龄40岁左右,最小的22岁。作为老师,王孝珍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这门技术。

目前,更名为“荆州民间刺绣”的楚绣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看着楚绣越来越受重视,将它不断延续和传承成了王孝珍现在唯一做的事。“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会毫无保留的交。”王孝珍说。

    荆州民间刺绣发展渊源

“荆州民间刺绣”即“楚绣”。楚绣是楚文化的载体,是楚文化的活态见证,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财富。楚绣是用多种彩色丝绒,在丝织品上用锁绣(俗称辫绣)针法绣制成饰品的一种古老的工艺技术。针法比较单一,但锁扣针脚整齐、匀净,线条流转生动。绣线一般由双股合成,投影宽度为0.1至0.5毫米之间。间有钉线绣法和回针绣法。绣线颜色有棕色、深棕、橘红、朱红、金黄、黄绿等十多种。楚绣纹样的构图,讲究对称平衡、动静结合,色彩搭配适当。图案的内容充满神话色彩,鲜明地反映了楚文化的浪漫主义特色,对后世刺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楚绣的绚丽多彩,也代表了楚国丝绸的高水平。由于当时楚地桑蚕养殖业和丝织业的发达,楚绣多以绢为地,也偶见以罗为地。1982年1月江陵马山一号墓出土的凤龙虎纹绣罗单衣,最具代表性。此墓出土的战国丝绣实物,是最为惊人的发现。楚绣绣纹人物较少,以凤、龙、虎居多且逐龙踏虎,花草蔓藤杂其间,既起装饰作用,又起骨骼作用。“楚绣”这一荆楚大地的文化瑰宝,从纯粹技术角度来看,楚国的丝绸织造、刺绣的技艺代表了中国丝织、刺绣工艺在先秦时期的高超水平。荆州的艺术家和湖北的艺术家,都把楚国丝绸的纹样作为创作的素材和灵感的武库,艺术由此获得再生。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