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石家庄市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助力农民轻松增产增收

   2014-09-03 中国节能网2490
核心提示: 如今石家庄市的冬灌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冬灌过程中,记者通过走访发现,通过微喷灌、管灌、渠道防渗等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农民浇地变成了一件轻松事儿。
         如今石家庄市的冬灌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冬灌过程中,记者通过走访发现,通过微喷灌、管灌、渠道防渗等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农民浇地变成了一件轻松事儿。
 
  在辛集市通士营村村民王诺家的麦田里,铺放着一条条黑色的橡胶管,水管上有序地排列着许多小孔,正往外一点点喷射水花。王诺告诉记者,橡胶管铺好了以后,只好开开开关,过2-3个小时,关上开关地就浇就好了,挺好,挺方便。自从去年采用了微喷灌技术,农民把浇地看作一种享受,采用微喷灌溉的麦田,不用挖垄沟、起背畦,农民省工省力的同时,还节约了一部分土地。王诺告诉我们,采用这项技术以后,可实现节地5%-6%,去年他家的小麦一亩地要比邻家的土地增收四五十斤。此外,由于灌水均匀,渗透效果好,微灌技术在节水省电上也表现不俗。
 
  在新乐市,水务部门投资60多万元实施的节水灌溉工程让吴家庄村农民周各英确实感觉到了节水灌溉带来的便利,把卡一刷,水就直接流到了自己的地头上。老周兴奋的告诉记者:“采用这项技术,水在管子里流,就不渗水了,看(防止跑水)起来也省事儿了,改造以后是又省力气了,也省电、省钱了,这是人们真满意了。”新乐市水务局农水科科长韩根会介绍说,截至目前,新乐市在46个村完成12.9万亩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年节水能力700多万立方米。
 
  薛为习是鹿泉市小毕村的农民,家里种了5亩多小麦,一大早儿他就开始用新修的渠道给小麦浇冻水。据薛为习讲,以前他要浇这5亩多地,需要3个多小时,30多块钱,现在修了渠以后,有2个小时就差不多了,钱也能省10块钱左右。让薛为习受益的正是鹿泉市新竣工的小农水重点县项目。据了解,今年鹿泉市新修小农水重点县项目3万亩,目前已经全部竣工,已经有4个乡镇、20个村的农民开始利用新修的渠道进行农田灌溉。
 
  据了解,2012年以来,石家庄市通过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项目建设,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截至目前,共完成投资20.2亿元,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23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1万亩,农业节水能力显著提升。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