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越是大旱 越要建设节水型社会

   2011-07-11 中国节能网2840
核心提示: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抗击百年不遇特大干旱取得成效。
越是大旱  越要建设节水型社会
曲靖市人民政府
 
 
  云南省曲靖市于2006年被确定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组织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本着"摸清家底、因势利导,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公众参与、全民共建"的思路,扎实推进试点工作。经过近4年的不懈努力,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取得初步成效,特别是在抗御百年不遇特大干旱中,节水型社会建设措施发挥了突出的防灾减灾效益,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一、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抗击百年不遇特大干旱取得成效
  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曲靖遭遇了秋、冬、春、初夏连旱的百年不遇特大旱灾,旱灾涉及全市所有乡(镇)、村(居)委会,且大部分区域为特旱和重旱区,受灾人口达459.44万人,全市169.9万人、120.4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因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亿元。干旱持续时间之长、程度之深、发生范围之广、造成损失之大,创下了有气象资料记载以来的"四个历史之最"。面对特大旱灾,我们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打持久战"的思想,确定"以水为中心,以水作文章"的思路,积极应对、周密部署,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响了艰苦卓绝的抗旱救灾攻坚战、持久战。
  算清水账、多措并举、开源增蓄。2009年,曲靖全市平均降雨748毫米,比历年平均值偏少31%,特别是7月至12月,各县(市)区降水偏少34%~63%,降水异常偏少致使库塘蓄水严重不足,仅5.38亿立方米,比近5年同期减少2.78亿立方米。据测算全市库塘、水窖、长流水、地下水合计可供水量仅5.71亿立方米,到2010年5月底,全市需水量7.84亿立方米,缺水2.13亿立方米。面对严峻的供用水形势,一是及时制定了《曲靖市2010年上半年供用水方案》,分门别类指导城镇农村生活供水、农业供水和重点工业供水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应急供水措施。二是及时下达提前蓄水计划,千方百计增加蓄水,至去年年末共增加库塘蓄水6000多万立方米。抗旱中,又通过拦截、引提、拉运等方式,并采取每灌满一个水窖给予200~500元补助的激励办法,全市增加储蓄水1600多万立方米,增加了近40万亩灌溉面积。三是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帮助群众打机井、挖水井,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新找水源点9301个,新打机井945眼、人工井10050眼,日供水量达2.7万立方米。
  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优化配置。抗旱期间,我市立足仅有的5.71亿立方米可供水量,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严格按照《曲靖市计划用水方案编制与实施》中特殊情况下的计划用水方案,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启动工业、农业和生活计划用水方案,对水源点进行统一管护、调度、分配,科学动态调整供水方案。一是实行定额计划限量供水,将城镇人均日用水量由130升调减为80升,农村由55升调减为25升,以延长供水时限,中心城区原水供应日均调减2万立方米,并关停高耗水工业用水,削减或暂停桑拿、洗浴、洗车等特种服务业用水,全市重点企业也根据供水情况相应调整生产规模。二是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实施水田改旱作50万亩,仅此一项就节约用水近2亿立方米,通过对曲靖灌区范围内10座大中型水库的科学联合调度,确保了沾曲陆坝子100万亩高稳产农田按节令适时种植。三是强化计划节约用水,对城镇实行分片、定时、限量供水,实行阶梯式水价,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节约用水,节约水量400万立方米左右。
  广泛动员、全民参与、节约用水。大旱期间,全市共有235.3万人投入抗旱,各地依托各种水利设施,"拦、蓄、引、提"并举,人背、马驮、车拉齐上,众志成城、全力抗旱,并创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供水保障措施。如有的地方将有车户和无车户、党员干部和鳏寡孤残人员结成互助对子,互助运水帮扶抗旱;有的地方开展"爱心水壶"活动,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务及私人用车发放水桶,抗旱期间外出办公、回家或访亲路途中,遇到水源将水桶装满带回放到指定水窖帮助饮水困难群众;有的地方由村民自筹资金购买打井设备,不等不靠,低成本为缺水群众打井取水,既节约了费用支出又缩短了出水时间,深受好评。
  通过不懈努力,在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中,我市没有发生人畜断水、重大疫情、重特大森林火灾以及因旱引发的重大安全事故等,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秩序井然,上半年生产总值增长率达14.5%,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抗旱救灾取得决定性胜利。
   二、高效利用、保障有力,节水型社会建设势在必行
  在抗御这场百年不遇特大干旱中,我市用5.71亿立方米可供水量,解决了常年8亿多立方米水量的供水需求,抗旱救灾成效显著。总结抗旱胜利的取得,与我市几年来持续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密不可分。
  一是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在抗旱救灾中得到体现,改变了人们对相对丰水区开展节水工作的迟疑态度。曲靖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33亿立方米,有效水资源量64亿立方米,与干旱地区相比水资源总量相对丰沛。但由于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布局及农业生产用水时段不相吻合,加之曲靖地处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分水岭地带,山高坡陡、河谷纵横,天然径流很难直接利用,且大部分地区以喀斯特地形为主,岩溶地貌广布,土壤保水能力差,只要降雨间歇时间较长就会出现旱象,同时还面临着严重水土流失和水污染困扰,形势不容乐观,百年不遇大旱就是最好的教训。但在抗旱中也看到,我市通过多年大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有力推进,水资源管理调度水平明显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农业靠天吃饭局面得到改变。实践证明,持之以恒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不仅符合我市实际,而且必需下大力气抓紧抓好。
  二是节水型社会建设所倡导的节水理念和制度建设成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以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为契机,我市把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推向深入,在城镇发展规划、工农业产业布局和项目选址等方面,均统筹兼顾水资源总量和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平衡,以项目是否满足节水定额标准为重要依据,开展充分的水资源论证。试点工作中,全市共进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80个,审核验收发放取水许可证47个。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所形成的《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纳污总量控制意见》、《工业、服务业、生活用水定额范围内水价和超定额水价及丰枯季节不同水价方案》等一批制度建设成果,对推动节约用水、高效用水必将发挥长远的效益。同时,积极推动水价改革、水务一体化改革、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等各项改革工作。通过水价改革,全市批准的非农供水价格达到核定供水成本的86%,非农水费收取率达96%,比改革前提高了45个百分点,农业水费收取率达60%,比改革前提高了40多个百分点。通过在会泽、马龙等条件适宜的县区积极推进水务一体化,基本改变了管理职责权限不清、多龙管水局面。通过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广农民用水户协会,全市已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 823个,落实了小型水利工程管护责任,调动了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工程管护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节水型社会建设长期深入地开展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节水意识。试点中,我市结合节水工作的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经常性地广泛宣传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大意义。特别在今年抗旱期间,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13家中央媒体"西南抗旱行"采访报道活动为代表的宣传活动,更把节水宣传推向一个高潮,我市也抓住时机,通过发放节水宣传单、购物袋、开展图片展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全社会的节水惜水意识普遍增强,特别是一些自主宣传活动令人感动,如出租车统一用电子显示屏全天候宣传节水措施,效果良好。
  四是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建成的各种节水设施,有力地提升了全市水资源保障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进农业用水节水改造工程。先后开工建设10件骨干水源工程,60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成各类小型水利工程8.1万件,并针对农业用水管理粗放、效率不高、浪费严重的实际,深挖农业节水潜力。整合项目及其资金,启动实施300万亩基本烟(农)田建设工程,目前完成投资9.3亿元,建成水窖、水池、管网等小型水利工程9.1万件,受益烟(农)田149万亩,受益农户34万户,工程中创新采用管引灌桩方式,将灌溉用水通过管道直接引到田间地头,让农田也喝上了自来水,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农灌用水的高效利用,工程实施后烤烟种植亩均用水量由75立方米降至15立方米,年节水达6600万立方米;启动实施了464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目前完成投资11.98亿元,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13.3万亩,建成小型水工程1876件,修建渠道861.84公里、田间管网1718.25公里,项目区灌溉保障率由30%提高到90%以上。继续推进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目前完成投资1.1亿元,建成防渗节水渠道380千米,渠系水利用系数由改造前的0.50提高为0.60,灌溉水利用系数由改造前的0.45提高为0.48,大大降低了农业供水损耗,年节水3000多万立方米。通过农业节水工程的有力实施,全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7,达到《曲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的年度目标要求。
  着力推进工业节水企业建设。以云南云维集团、国投曲靖电厂等重点骨干企业为代表,突出"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用水量化管理办法,着力推进"产品有定额、企业有总量"的量化管理,加快了全市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如云维煤化工集团自投1.2亿元,建成日处理4.8万吨的污水处理厂,90%的污水经处理后循环利用。同时全市投入900万元进行非农供水计量设施安装改造。截至2009年,我市万元GDP用水量166立方米,达到《曲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267立方米以下的目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18立方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5%,重点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0.1%,全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45%。
  全面推进城镇节水器具推广运用、供水管网改造、污水处理回用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试点以来,全市完成投资4.3亿元,建成各类饮水安全工程2.6万处,解决了89.5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让群众喝上了清洁卫生的水,有效改善了农村的卫生环境和生活条件,解放了劳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市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达47%,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15.7%,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到今年底,全市将建成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10座,届时,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将达80%。
  大旱之年,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经受住了考验,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积极吸纳和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推动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向纵深发展。
  谢谢大家!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