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环境需求转化为市场需求仍具挑战

   2014-12-31 中电新闻网2430
核心提示: 还剩不足24小时,时间指针就将迈向2015年,而我国环境治理也将伴着新年的钟声正式迎来新纪元———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正式生效。

还剩不足24小时,时间指针就将迈向2015年,而我国环境治理也将伴着新年的钟声正式迎来新纪元———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正式生效。

在12月9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环境状况做出“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的判断后,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环保法正式出台,无疑对阻止中国碰触环境“天花板”具有重要意义。

短期措施和长期制度建设并重

新环保法涌现出诸多亮点,也蕴含着更多的智慧。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环保部评估中心专家顾明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着重提到了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转变。“与以往相比,新的环保法进一步明确了建设项目和开发利用规划都要做环境影响评价。”据他介绍,以前更多的是针对某个单独项目的环评,今后则更加强调规划层级的环评。例如,国家规划部门规定每个火电项目取得路条后才能开展前期工作和接受环评。而接下来可能就会针对每个省份的装机容量、市场预测等情况划定一个“大盘子”,这个盘子往哪里布置、采用何种选址策略及环保控制措施等都会放到规划层级的环评中去优化、调整。

其次,新环保法强调排污企业必须取得排污许可证,否则排污行为就属于违法。

“这种转变表现为过去的偏向于前期规划和环评,将过渡为前期规划、环评预防和后期末端治理、排污许可并举。加大后端的治理和监管,能够更好地控制排放,减少污染。”顾明说。

另外,与旧版环保法相比,新环保法真正做到了强调“法治”的权威。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其显著加大了对排污行为的惩治力度。

根据新环保法相关规定,对于违法违规企业,将面临“按日计罚”的巨额经济处罚,以及限产停产、查封扣押、关停等行政处罚。违法违规企业负责人也将视情节轻重,处以十日至十五日拘留或五日至十日拘留。

新法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和惩罚力度,且赋予了环保部门更多的执法权力,将极大地扭转过去由于监管不严和惩罚力度不足导致的“有法不依”、“罚后再来”等现象。

且这种惩治将违法企业和地方政府捆绑在一起,避免地方政府为了业绩对企业排污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新版环保法调整了对地方官员业绩考核的导向,进一步强调了环境责任对于官员执政的重要性。环境对地方“一把手”执政稳定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将有望从根本上转变发展观,从而形成真正有利于环保的外部环境。

“新环保法制定了很多很严厉的措施,这足以反映我国环保工作在一下阶段的方向。但这些措施涉及范围广,而有些问题已属痼疾,因此要真正落到实处并见到成效还需要一段时间。”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环保行业研究员卢华权向记者表示。

这很真切地反映了一个现实,即一部严格系数加大的环保法并非 “万能药”,必须依靠排放标准、经济支持、管理措施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才能真正发挥效用。据顾明介绍,几乎在新环保法颁布的同时,《燃煤发电机组环保电价及环保设施运行监管办法》也出台,要求火电环保设施运行按单项污染物排放浓度小时均值进行考核。“技术上的措施和管理上的机制能够合拍显得非常重要。环保必须做到短期立竿见影的措施和长期的制度建设并重。”顾明说。

事实上,10月17日~26日,环保部已制定了 《环境保护按日连续处罚暂行办法》、《实施环境保护查封、扣押暂行办法》、《环境保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暂行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暂行办法》等4个配套文件,并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的就在于要与新《环境保护法》一起组成环保“组合拳”。

环境需求能否转化为市场需求

新环保法正式实施后,排污企业和地方政府压力倍增,对环保产业则是一大利好。“法律催生了几万亿元的环境需求,但是这些需求能不能转变为产业需求?”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在12月27日召开的 “2014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上在谈到新环保法的影响时,抛出了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目前全国近100家环保上市公司的总环境产值为1000万亿到1200万亿元,环境需求与实际环境产值之间差距巨大,百姓和行政部门的环境需求转换为市场需求才能解决环保产业的实际发展问题。”傅涛分析,新环保法实施后,意味着以排放指标为核心的环保时代即将过去,以环境效果为核心的环保时代即将来到,对环保产业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环境服务模式将变得多元而复合,产业价值流转结构也面临调整。如环境服务将变得外部化,开始向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而在监管更加严格下的市场环境下则需要专业化的分工,这也将促使产业间涌现出更多的共生和合作。

其次,环境服务将转向综合化服务。

“目前大部分环保公司是做单元服务的,因为单元服务清楚,成本清楚,但是怎么把单元服务上升为效果服务,还需要重点考虑。”傅涛认为,引入二级开发商,只做单独一个点难以得到环境效果,环保企业未来应该向综合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另外,移动互联网对环保产业的冲击目前并未显现出来,但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下,环保产业如何借力或者转型应提前布局。

傅涛认为,目前环保产业还未定型,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五年环境产业将会有新的主体出现,环保公众品牌时代即将来临。不止要成为企业用户或者政府心中的品牌,还应成为公众心目中的品牌。“以前我们陶醉于自己的技术,喜欢行业自嗨,未来应该加强对外交流,将环保产业的口碑做到普通民众心中”。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