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见证新疆“大风车”的发展

   2015-01-09 中国节能网2680
核心提示:记得当时车上年龄大的叔叔给我们这些“小朋友”介绍说,达坂城、北疆阿拉山口和乌鲁木齐县托里老风口并列为新疆三大风口。
      初见“大风车”。1991年,第一届“吐鲁番丝绸之路葡萄节”举办时,还在上大学的我和同学一起坐几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去吐鲁番旅游。大班车驶出市区,在天山余脉下的峡谷中蜿蜒前行。汽车驶离乌鲁木齐37公里时,公路两边隐隐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缓缓转动的“大风车”,远远看去,就像小时候妈妈给我用一张白纸叠的小风车。近了,一个,两个——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吐鲁番“风力发电站”。至今,我还保存着一张自己和“大风车”的合影。当时的“柯达”胶卷照片记录了我逝去的时光。
 
      记得当时车上年龄大的叔叔给我们这些“小朋友”介绍说,达坂城、北疆阿拉山口和乌鲁木齐县托里老风口并列为新疆三大风口。
 
      达坂城地区的风有多烈?有唐朝大诗人岑参的诗句为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清代洪亮吉遭贬伊犁,遇释回归途中曾遇风灾:“云光裹地也裹天,风力飞人也飞马。马惊人哭拼作泥,吹至天半仍分飞。一更风颓樵者唤,人落山头马山半。”达坂城的“大风车”成为新疆最美、最独特的风景。
 
      了解“大风车”。参加工作以后,因工作需要,我经常陪各地客人去吐鲁番旅游。当时“吐鲁番——乌鲁木齐——大黄山”高等级公路正在修建中。因为时常要炸山,经常车辆限行,路况不好,车辆经常被迫单向或双向封路。外地的游客就建议,反正是堵车,不如下车拍张“风力发电厂建设中”的照片留作纪念。“大风车”矗立在空旷无垠的戈壁滩上显得格外醒目。我相信,这些外地游客在达坂城区域以吐鲁番“大风车”为背景拍摄的照片足以证明“新疆,我到此一游”!当时的“大风车”数量不多,但是一年年在逐渐变多,山坡上的“大风车”慢慢地连成了片。
 
      1998年,我再陪客人去吐鲁番旅游,车走的是投入使用的“吐乌大高等级公路”,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到达吐鲁番了。高等级公路一下子拉近了乌鲁木齐和吐鲁番的距离。车行驶在高等级公路上,在达坂城区域,“大风车”成片地矗立在戈壁滩上,景色十分壮观。
 
      游客眼中的“大风车”。外地游客,一提起“达坂城”,就会想起王洛宾的“长长辫子、大大眼睛”的“达坂城姑娘”。有一年夏天,我再去吐鲁番旅游,路途上大家看见有很多的“风力发电人”在不远处施工,出于好奇,外地游客要求下车看看。
 
      还是散片状态的“大风车”风轮放在地上,显得好长、好大。大家看着“大风车”,议论着“达坂城的姑娘”。“达坂城的姑娘已经让达坂城的风刮走了。”一位风趣的维吾尔族风电设备工程师从一根高达60米的白色立柱里面钻出来,笑着用流利的汉语对大家说。工程师告诉我们,“大风车”的柱子顶端是三根长度超过20米的叶片,每根叶片重约两吨,无论风速快慢,它们都不紧不慢地保持着每分钟30转的速度。不远处斜卧着淡青色的天山山脉,达坂城就位于天山中部的山区盆地,是南北疆的气流通道。
 
      维吾尔族工程师给我们介绍说,新疆的风能是一种开发中的洁净能源,风能分布广泛,就地可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周而复始、可以再生。新疆的一年时间内均可开机发电。工程师幽默地介绍说——这里一年只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秋冬季是西北风,春夏季是东南风。风力最劲时,曾把兰新铁路上正经过的一列火车刮翻了几节。这恰好是建成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站得天独厚的条件。朝着铺满灰黑色碎石的戈壁滩望去,数百架乳白色的风力发电机整齐排列,绵延几十公里,“风力发电人”称之为“风电田”。
 
      工程师意犹未尽地为我们介绍他的“大风车”。1985年,新疆开始了风力发电的研究、试验和推广工作。1986年,新疆从丹麦引进了第一台风力发电机,在柴窝堡湖边高高竖起,试运行成功,为新疆风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1988年新疆完成了达坂城风力发电厂第一期工程。这是自治区最早的风力发电厂,也是全国规模开发风能最早的实验厂。1989年发电厂并入乌鲁木齐电网发电,当时无论是单机容量还是总装机容量,均居全国第一。此后,发电厂不断扩大,雄居全国首位。
 
      因为要赶路,我们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后,重新上车。在车上,大家还热烈地议论着今后新疆“大风车”的发展。
 
      爱上“大风车”。2008年末,因为工作调整,单位安排我到吐鲁番地区工作。因为家在乌鲁木齐,我每周都要在乌鲁木齐和吐鲁番两个城市之间往返。在那几年时间里,来来回回两地奔波的日子,使我对“大风车”有了特殊的感情——从吐鲁番过来时,看见了“大风车”,就知道自己到家了;从乌鲁木齐出发,看见了“大风车”,说明就要离开家了。
 
      上百台风力发电机擎天而立、迎风飞旋,与蓝天、白云相衬,在博格达峰清奇峻秀的背景下,在广袤的旷野之上,形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风车大世界。
 
      因为工作原因,我成为“吐鲁番人”之后,我了解到,素以火焰山、葡萄沟和坎儿井闻名中外的“火洲”吐鲁番近年来依托当地丰富的风能资源,大力发展风电项目。新疆风能资源丰富。华电集团、华能集团、中国能源科技集团、广东核电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已先后抢滩吐鲁番小草湖、鄯善、托克逊等地开发风能资源,到2020年,吐鲁番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将超过1500万千瓦,成为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风能基地并实现风电规模外送。作为旅游行业人,我知道,当前,去吐鲁番的游客与日俱增。“大风车”成为新疆的一个特殊景区。借助交通的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在神州大地上重新唱响“最美的就是我们新疆”!
 
      2010年我回到乌鲁木齐工作。近年来,新疆成为旅游团队向往的旅游目的地。我每年都要陪全国各地的朋友去吐鲁番旅游。当朋友们惊异于新疆有这么好的“大风车”时,我都会骄傲地介绍——达坂城风力发电站被称为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站。大家看见,巨大的风车林立于高等级公路两侧,延绵数十里。在高高的风车塔柱上,写有“达坂城风力发电厂”。为了进一步发挥风力资源优势,近几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加快了风力发电的开发建设步伐。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感觉,“西部歌王”王洛宾笔下的达坂城最迷人之处不是歌声中描绘的异域风情,而是坐落在戈壁滩上百台几十米高的风力发电机构成的独特景观:灰白色高柱直冲蓝天,不时缓缓转动的三扇桨叶发出“嗡嗡”的蜂鸣声,反衬出西部土地的磅礴之美。
 
      回想自己和“大风车”的“交往”贯穿了我整个职业生涯。
 
      我见证了新疆“大风车”的发展。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