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上海嘉定: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能否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2015-01-09 中国上海网2150
核心提示: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已经证明可行。上海嘉定很早就开始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这些年区内的节能服务公司也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已经证明可行。上海嘉定很早就开始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这些年区内的节能服务公司也在逐年增加。然而实际操作中,由于认可度不高、费用考量存在差异等诸多因素,不少企业对这种商业模式仍然望而却步。

新年伊始,位于徐行镇的上海优宝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就得到一个好消息:不出意外,他们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的节能技改项目即将获得区财政补贴。这在嘉定开了先河。

在节能降耗要求愈发严苛的当下,以及嘉定适时出台的政策刺激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能否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保守的尝试

要不是用电负荷已接近不可承受的地步,上海优宝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吕国樑万万都不会选择他并不熟悉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随着产能提升,位于徐行镇的“优宝”面临用电负荷不断攀升的隐忧。有一段时间,吕国樑天天提心吊胆,“2011年,我们的用电量总是在临界点徘徊,要是继续熟视无睹,总有一天会出事。”摆在“优宝”面前有两条路,要么向电力部门申请提高用电量,要么节能技改降低能耗。吕国樑测算了一下,要是采取前一种方案,购买电力和改造的总费用超过500万元,“我们这样规模不大的企业很难接受。”事实上,自行投资节能技改的费用同样不小。这两条路似乎都走不通了。

正当吕国樑无计可施之时,一家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的负责人找到他,对方表示,由他们来负责节能技改的项目设计和设备安装,不用“优宝”投入一分钱,只是未来节省的能源费用的七成需要支付给他们。“还有这等好事?”吕国樑满是怀疑,他提出让对方先在一台橡塑成型机上试验一下效果。经过半年测试,使用节能设备的机器能耗大大降低,这让吕国樑颇为惊喜,马上开始了正式合作。

“我们在20台橡塑成型机上尝试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技改,每年可以节约近百吨标煤。”吕国樑告诉记者,“折算下来,每个月可以降低近万元成本。”按照合同规定,“优宝”每月只需向对方支付7000元左右。更让吕国樑感到满意的是,通过节能技改,用电量大幅下降,他一度担心的“爆表”不再可能发生。双方还约定,节能设备使用3万小时后,合同终止,届时设备将归“优宝”所有。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生产乳酸菌乳饮品的上海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是能耗大户,每月光电费就要50万元左右,这让企业下定决心进行节能技改。去年“益力多”与一家企业签订合同能源管理协议,包括了工厂照明和锅炉改造项目。虽然光设备投入就达到610万元,但对合同双方来说都是一笔合算的买卖。“我们将4台燃油锅炉改成了天然气锅炉,并将所有照明都换成了LED灯。”公司制造部副部长沈珎介绍,“半年不到我们就削减了142万元能耗成本,每年可以节约标煤160吨。”

爱你不容易

回想当初在嘉定一个经济城注册时的情景,上海市晟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严佩珮至今仍有些哭笑不得,“看到我们的主营业务是合同能源管理,工作人员问这是什么业务?”实在解释不通,严佩珮只得上网找出相关信息给对方看。

那一刻,严佩珮明白,这一行并不好做。

公司成立两年多来,“晟丰”已有七八个成功的案例。比如“晟丰”为长宁区一家四星级宾馆进行节能技改,合同期限为7年,前期投入320万元,这家宾馆节省能源总费用的七成支付给“晟丰”。从运行状况来看,节能技改后,对方每年可节省能源费用100万元,7年将总共支付给“晟丰”490万元。“扣去设备成本和维护费用,利润还是比较可观。”严佩珮对记者说,“对这家宾馆来说,7年不但可以节省210万元能源成本,合同到期之后还将免费获得设备,而一般设备至少可以正常运行10年。”无疑,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看似顺风顺水,个中甘苦惟有严佩珮体会得真切。一个让她很是纠结的矛盾是:照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适合资金不是很雄厚的企业,因为这样的企业一时拿不出钱进行节能技改,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合作方大多是有钱的国企和外资。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因素是,节能技改前期投入较大,像“晟丰”这样的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基本都得依靠银行贷款开展项目,银行若看到与“晟丰”合作的是实力不强的民企,往往就会说“不”。事实上,对于小企业,不但银行不放心,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同样担心。“万一倒闭了怎么办,万一耍赖了怎么办,这样的风险我们担不起,有些项目只能放弃。”严佩珮坦言。

严佩珮的顾虑,上海达邦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老总杨伟同样有。纵观“达邦”这些年来开展的项目,从东方商厦到嘉定长途客运站,再到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客户大都“非常可靠”。杨伟坦言:“我们还是希望与诚信度高的企业进行合作。”

节省能源费用的考量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关键,然而合作双方对此认定常有出入。“晟丰”与“春秋航空”合作时,对方对“晟丰”安装的计量器并不认可,于是双方决定以同期对比数据来确定节省的能源费用。“事实上,由于产能增加等因素存在,这种方法不是特别科学。”严佩珮表示,“往往这个情况下我们能让则让。”两年前,一家企业就因为不认可“达邦”的计量方式,双方最终分道扬镳。“我们希望权威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尽快出现。”合同能源管理公司都表达了这样的期待。

更让严佩珮感到尴尬的是,在与不少企业洽谈时,对方听都没听就直截了当地说:“我们怕影响生产,甚至出现安全事故,所以暂且不谈。”对此,严佩珮总是安慰自己:隔阂哪怕是坚冰一块,总会有消融的一天。

霾的衍生市场

时不时出现的雾霾天让人叫苦不迭,不过对于节能降耗领域的生意人来说,雾霾意味着更大的机会。

锅炉、窑炉是企业能耗的“大头”,上海力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富氧助燃节能、烟气余热回收等技术,通过富氧设备,使空气中的氧氮分离,用富氧进行助燃,节能率最高可达16%,被节能行业专家称为“最有发展前途的节能项目之一”。由于对这项技术认知度不够,前期设备投资也比较大,不少企业选择以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与“力威”合作。“力威”工程师唐炯对发展前景信心十足:“随着大家对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越来越认可,机遇肯定会越来越多。”

因为看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前景,“新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借助子公司上海亚明照明有限公司的优势,创办了上海亚明合同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在建的上海中心大厦建成后将取代附近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成为上海第一高楼。令“亚明”颇为自豪的是,他们已与这座城市地标签约,此番合作将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通过使用LED照明设备以及节能设备使上海中心大厦的能耗大大降低。包括用电、设备损耗、人员维护等在内的费用,上海中心大厦估计每年可以节约1200多万元,双方将分享这部分经济收益。

作为对煤炭消费削减的补充,清洁能源的替代利用将加速进行。然而,燃煤(重油)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一直以来推进较为缓慢,究其原因,还是不少企业不愿承担较高的设备改造费用。“其实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同样适用于清洁能源替代工作,比如企业可以以购买蒸汽的方式支付费用。”区经济部门工作人员表示。

一个好消息是,今年起嘉定将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财政补贴,具体补贴标准参照《嘉定区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专项扶持的有关意见》,对年节约量达到50吨标煤以上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按200元/吨标准煤资助给企业。上海优宝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此前已经申报,并通过了主管部门核准,若无意外,“优宝”将成为全区首个获得财政补贴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名词解释

合同能源管理:一种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发展起来的基于市场运作的节能新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客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降低运行成本;或者节能服务公司以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客户见到节能效益后,节能服务公司才与客户一起共同分享节能成果,取得双赢的效果。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