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战略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发展前景广阔

   2015-01-14 中国节能网2550
核心提示: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被确定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三大产业,并获得财政税收优惠等支持政策,我们预计,未来将进入全面加速发展阶段。
      战略新兴产业定位凸显节能环保、新能源发展前景广阔
 
  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被确定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三大产业,并获得财政税收优惠等支持政策,我们预计,未来将进入全面加速发展阶段。我们认为,节能环保中的工业节能和建筑节能,新能源中的核电、风电、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动力电池、充电站将受益国家政策强力推动,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
 
  工业节能设备供应商将受益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其中包括变频器、余热利用、节能型变压器以及高效节能电机。《决定》要求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并带动能效整体水平的提高。节能环保不仅被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部委也出台一列政策支持节能减排。9 月8 日发改委出台第一批节能服务公司名单,我们预计,后续节能服务公司的推出以及合同管理机制的落实与推广将撬动工业节能市场,工业节能设备商将受益,推荐(1)变频器领域:合康变频、荣信股份、智光电气、九洲电气;(2)余热利用领域:海陆重工、荣信股份、双良节能;(3)节能型变压器:置信电气、安泰科技、北京科锐;(4)高效节能电机:卧龙电气;(5)建筑节能:泰豪科技、达实智能、延华智能。
 
  新能源有望在“十二五”期间获快速推进。《决定》要求新能源产业积极研发新一代核能技术和先进反应堆,大力发展核能产业;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同时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加快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建设。
 
  (1)核电是最清洁、高效、稳定的新能源,核电关键设备国产化率逐步提升,目前第三代核电AP1000 的关键设备国产化率达55%。2011 年以后核电有望进入交货高峰期,核电关键设备供应商和零部件将显著受益行业加速发展,推荐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关注中国一重、江苏神通、南风股份、久立特材、自仪股份、中核科技。
 
  (2)风电领域,目前陆上风电增速放缓,海上风电有望成风电增长亮点。目前首轮海水风电100 万千瓦特许权招标项目已经揭晓,中标价格较低因此将进一步推动海水风电发展,关注湘电股份、东方电气、金风科技;(3)光伏领域,今年光伏特许权招标项目大幅扩大,光伏成本持续下降,未来光伏上网电价将引爆国内光伏市场,建议关注海通集团、天威保变、拓日新能、东方日升、向日葵。
 
  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未来将受益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决定》要求新能源汽车行业要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我们依次推荐大洋电机(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产业化速度最快,预计今年产量将达到1000 台/套,产业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快)、江特电机(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宁波韵升(电机永磁材料);建议关注奥特迅(电动汽车充电站)、中恒电气(充电站)。
 
 
 
 
  节能环保领衔 三步玩转一盘棋
 
  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节能环保产业敲定三大方向,即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为资本市场勾勒出一幅完整的投资路线图。
 
  1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下称“决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产业被列为第一大重点发展方向。未来3年,中国节能环保业将保持40%以上的复合增长。
 
  “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新兴战略产业之首,在意料之中。”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伴随全球能源压力日益加剧,节能减排已成当务之急。据悉,2010年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将较去年增加70%至500 亿元。下一阶段,国家将大面积推广节能高效产品,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决定”还明确,将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带动能效整体水平的提高。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积极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海水综合利用。
 
  目前,业内将节能环保路线图分成三个方向,即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2010年正处于淘汰落后产能的结构节能阶段,但未来真正有增长前景的则在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领域。在技术节能领域中,建筑节能和工业节能颇受外界青睐。长城证券称,鉴于中国80%~90%的建筑节能未达到国际标准,因此未来空间更为广阔。
 
  此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湖南省新能源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王鹏表示,看好管理节能。有分析认为,未来管理节能市场潜力约4000亿元,随着融资和信用瓶颈的消除,中国将产生真正具有影响力的管理节能龙头企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抓住新字做文章
 
  “十二五”期间,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更多体现在“新”字上。
 
  昨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业内人士指出,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更多体现在“新”字上,关键技术的开发和标准的制定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基点,并将受到重点扶持。
 
  “决定”提出,要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人士告诉记者,以“物联网”为例,传感信息处理和安全隐私将是产业发展的两大核心技术。而在应用开发层面,我国企业具有与国际企业竞争的能力,大有可为。
 
  云计算方面,EMC全球高级副总裁范承工表示,下一个十年,云计算将成为最主要的计算模式,也会颠覆过去30年建立起的IT业界秩序。这对相对落后的中国IT业是一个契机。
 
  此外,“决定”提出要“建立促进三网融合高效有序开展的政策和机制”,更有利于“三网融合”落到实处。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究推广,信息安全将成为重中之重。中银国际分析师胡文洲特别指出,我国目前信息安全状况并不乐观,市场需求未得到充分释放。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电子商务等新领域的爆发,信息安全市场将会极大发展。上市公司中可关注启明星辰、卫士通等的投资机会。
 
 
 
 
  新能源汽车:破局三电难关动力电池仍有戏
 
  在抢占新能源汽车制高点及节能环保的思路下,新能源汽车跻身进战略性新兴产业。
 
  昨日,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明确指出,“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同时,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前沿技术研发,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
 
  记者从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获悉,多个主管部门均在制订涉及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继“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出台后,科技部制订的《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也有望于年内公布。外界普遍预期,未来10年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黄金发展期。
 
  多位车企高层表示,充电站等市场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将制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政府主管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一障碍,正以加快“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市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年至2020年)》(草案)提出,50亿元用于试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参与各项新能源汽车政策规划制订。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欧阳明高明确指出,基地设施建设分阶段进行。至2015年,新能源汽车计划达到百万辆,完成电池更换、完善慢充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计划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千万辆,建设慢充、快充构成的智能化供电网络,并研发先进车网融合技术。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及充电站均将迎来高速发展。其中动力锂离子电池上游产品将成为最大受益者。其中金瑞科技、德赛电池、江苏国泰、杉杉股份等居有优势的企业将率先受益。此外,在电机电控市场上,产业化速度最快大洋电机、江特电机等具有明显优势。另据了解,一些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整车企业,也将抢得市场先机。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指出,上海汽车正从整车、系统、关键零部件,到材料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
 
 
 
 
  新材料:稀土当先牛气冲天
 
  “一沾稀土就涨停”的股市神话有望在新材料产业得到另一种演绎。
 
  1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新材料产业被列入重点发展领域。业内人士指出,以稀土功能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将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20%以上的行业增速。
 
  《决定》表示,将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
 
  在新材料产业发展中,稀土因其17 种元素各自不同的性能备受关注,其中镨、钕、镝、铽均受益于新能源(电动汽车、风电)的快速发展,其他13种元素也有各自独特且不可替代的特性受到科技产业发展的强力支撑。以钕铁硼永磁材料及其他新型材料开发生产为主业的中科三环高级副总裁胡伯平对本报记者表示,政府从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对稀土功能材料研发应用的大力扶持,此次再度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名录中,行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他表示,稀土磁性材料占稀土应用的三分之一,过去10年,全球稀土磁性材料市场平均增速在20%,而占全球份额八成的中国增速则达到了30%。“在政府目前持续的扶持下,未来几年的增速有望保持这个水平。”胡伯平说。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新材料市场规模已超过 4000 亿美元。新材料的发展应用不仅是技术革命与创新的基础,也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证。安信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的新材料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目前大约 10%左右的领域国际领先,60%—70%处于追赶状态,还有 20%—30%存在相当的差距。
 
 
 
 
  生物产业:打造蓝色引擎被列入战略新兴产业
 
  随着海洋产业被明确列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生物产业,中国经济的“蓝色引擎”就此点燃。
 
  1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下称“决定”),生物产业成为明确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之一。“未来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重点集中在四大领域。”国家生物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王昌林向记者表示,即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医疗器械以及生物工业,也称生物制造领域。
 
  “决定”明确,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着力培育生物育种产业,积极推广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促进生物农业加快发展。推进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开发、示范与应用。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三研发和产业化。
 
  “决定”出台对企业来说也是重大利好。华兰生物董事长安康表示,国家把生物产业列入七大战略新兴产业,是华兰生物的又一次重大发展机遇。相关人士指出,生物产业被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意味着生物行业将迎来国家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相关上市公司也将从中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海洋产业也明确被列入生物产业这一新兴战略性产业中来,其在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政府采购政策、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政策、创新基地与平台政策等六个方面将会获得国家支持。
 
  东方证券分析师王明旭表示,中国海洋经济在新世纪前十年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6.12%,远高出同期GDP 增速。21 世纪第二个十年,在国家新的战略扶持层面上,我国海洋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望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亮点。
 
 
 
 
  高端装备制造“淘金”:下一轮该是航空股了
 
  昨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通用航空及相关装备制造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分支也被重点提及。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此前有关空域改革的指导意见下达,通用航空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
 
  “决定”指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并提出要加强支线航空与通用航空的市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空域管理体制改革。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空域改革的推进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通用航空有望成为经济结构转型中的新增长点。
 
  而通用航空产业的带动作用也引发了各地方政府的投资兴趣,包括通用航空机场在内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正不断完善。日前,合肥市直升机场项目已经开始前期准备工作,除了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珠海通用航空产业园外,重庆梁平、长沙等地也有建设通航产业基地的计划。中国民航大学通用航空学院副院长、中航协通用航空委员会总干事王霞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整个产业涉及小型航空器制造、飞行运行、维修服务、机场建设、托管、培训等领域,产业链较长,各地还须根据自有资源特点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除了航空及相关装备制造外,“决定”还提出要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
 
  东方证券分析师周凤武指出,区域振兴和低碳经济正在引导振兴中的装备制造业全面升级,预计“十二五”期间区域振兴带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将稳固行业销量10%以上的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下的新能源装备需求将优化整个行业的产品结构,更高效节能的装备将是我国达到下一个节能减排目标的必经之路,由此可见,装备制造的升级是相关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石。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