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新国标定稿:水就是水 别搞什么炒作

   2015-01-20 中国节能网2110
核心提示: 2014年12月31日对于包装饮用水企业来说,绝对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新版的包装饮用水国家标准终于发布了。
     2014年12月31日对于包装饮用水企业来说,绝对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新版的包装饮用水国家标准终于发布了。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长赵亚利向记者透露的一组数字,足以显示此次新规将获得怎样的关注。她表示,2014年前10个月,我国包装饮用水已经占据饮料市场份额的47%,增长率也是饮料行业中最高的,达到了19%以上。 
 
    如此之高的市场占有率,让相关企业和消费者对新国标充满了期待。包装饮用水新国标究竟有哪些变化?又将给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水就是水 
 
    炒概念行为受约束 
 
    北京宣武门附近的华联精品超市,饮料所占的销售空间已经达到整个超市的三分之一,包装饮用水更是其中的重头。根据记者的粗略计算,各种品牌、各种包装的饮用水至少有三四十种,其中,售价较高的产品大多是天然矿泉水,而纯净水、蒸馏水每瓶的价格一般不超过2元。 
 
    此外,还有一类产品比较特殊,就是以小分子团、碱性离子水命名的“成分水”,价格和天然矿泉水不相上下。记者看到,一款浅绿色瓶子的包装水,标签显著位置上写着“海洋碱性离子水”几个夺目的大字,每瓶850毫升,每箱20瓶,售价198元。另外一款包装水,名字是“C胞活力”,乍看之下有点不知所云,记者仔细阅读后才发现,上述大字下面还有一行不起眼的小字“饮用小分子团天然矿泉水”。 
 
    像记者这样仔细研究包装水标签的消费者并不少,田雪就是其中的典型。记者采访时,田雪一手拿着小分子团水,另一手拿着手机正在搜索相关内容。“水就是水,现在这些产品名字起的让人眼花缭乱、不知所云,还得靠搜索判断到底是什么。”她这样抱怨道。 
 
    不过,这种现象明年将得到规范。按照新发布的GB1929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当包装饮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剂时,应在产品名称的邻近位置标示‘添加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等类似字样。”“包装饮用水名称应当真实、科学,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种或若干种成分来命名包装饮用水。” 
 
    未提及菌落总数 
 
    增加铜绿假单胞菌限量 
 
    在包装饮用水新国标发布前三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上发布了2014年第二阶段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的通报消息,其中部分产品存在菌落总数超标问题。 
 
    然而,在新版包装饮用水国标中,微生物限量部分并未提及菌落总数,仅有大肠菌群限量和新增加的环境污染微生物铜绿假单胞菌限量。对此,有些企业和消费者感到困惑,是不是标准降低了? 
 
    其实,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回应消费者对于上述抽检的疑问时,已经涉及大肠菌群问题。当时,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专门发布公告称,“生产过程管控菌落总数意义重大,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欧盟等相关标准法规中,均未设立菌落总数指标。我国专家和政府2014年在对食品质量菌落总数过高解读时明确,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不属于致病菌指标,并非食品安全性指标,通常用来进行生产过程卫生状况管控。”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认为,“菌落总数虽然不需要作为产品安全指标控制,但并不意味要放松管理,而是要参照国际做法,在生产过程加强管理,以发现质量管理漏洞,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GMP、HACCP管理体系尤为重要。”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