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沙漠节水小米炼成记

   2015-01-20 中国节能网1210
核心提示: 从2009年起,这种节水高产杂交优质小米即已尝试在阿拉善沙漠边缘扎根生芽。
      由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携手有关企业共同推出的“沙漠小米”日前在北京问世,这也宣告了一个由公益组织和商业企业资源整合、联手推动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公益创新模式正式展开实践。
 
      1月13日,北京。
 
      在东三环附近一栋写字楼里的新闻发布会上,刚刚退休不久的知名地产商任志强携诸多企业家现身会场。
 
      与以往不同,任志强此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既不是“卖房子”,也不是阐述自己的商业理念,而是为了公益与环保卖起了小米,一种产自内蒙古阿拉善的“沙漠小米”。
 
      当天,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与中粮我买网、大成食品携手推出的“沙漠小米”正式在北京问世,也宣告了一个由公益组织和商业企业资源整合、联手推动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公益创新模式正式展开实践。
 
      源于节水的“任小米”
 
      “退休了比上班还忙,上班只要按着点去就好,现在做慈善得到处跑,还要自己贴钱。”作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现任会长,任志强退休以后80%的精力都放在了公益慈善上,“沙漠小米”就是他在新公益模式下推出的第一个项目。
 
      任志强此次代言的“沙漠小米”虽然才刚刚正式面世推出,但其实早已声名在外,被公众亲切地称为“任小米”。
 
      “‘沙漠小米’是节水农产品,也是荒漠化治理的手段之一。”任志强说:“它不仅仅是一种粮食作物,还代表一种公益创新,其背后是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与中粮我买网、大成食品等为阿拉善地区沙漠化防治、改善农牧民生活进行的努力和探索。”
 
      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小米呢?事实上,“沙漠小米”并非一种新型品种,而是采用国内领先的节水高产杂交优质小米,替代在阿拉善地区大量种植的玉米等高耗水作物,缓解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紧缺、荒漠化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从2009年起,这种节水高产杂交优质小米即已尝试在阿拉善沙漠边缘扎根生芽。
 
      阿拉善,蒙古语的意思是“五彩斑斓、神秘”的意思。这里位于内蒙古西部,境内有着大片大片的沙漠,包括巴丹吉林、腾格里和乌兰布三大沙漠,荒漠化面积超过90%以上。
 
      “大家一开始认为沙尘暴的起因,是荒漠化、是植被被破坏,沙源溯风而上,阿拉善作为中国最大的沙尘暴发源地之一,自然是一个治理风沙的绝好实验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利民说。
 
      2006年5月,正是出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担当,上百名知名企业家联合成立了一个公益组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源于阿拉善但不止于阿拉善”。知名地产商王石、冯仑等都先后出任过协会会长,促进阿拉善地区荒漠化防治工作。
 
      早期,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在当地主要做两方面工作,一是推广种植梭梭林固沙,一是开展一些社区项目,参与的企业家们都身体力行参与公益。到2009年前后,协会的社区项目开始涉及节水农业。
 
      由于阿拉善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荒漠干旱区,长年极度缺水。在当地,人们主要依靠抽取从贺兰山渗集的地下水,当地大量种植的玉米、油葵之类农作物,也都习惯于抽地下水漫灌。这样做的后果是浪费了大量珍贵水源,也让当地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
 
      面对这样一种状态,SEE生态协会2009年决定引进节水作物,以改变当地耗水量过大的玉米、油葵等农作物。
 
      小米虽小却能当大任
 
      “沙漠小米”作为一种高产杂交的优质节水小米,灌溉采用的是插杆微喷技术,相比采取漫灌的玉米,种植沙漠小米平均每亩只需要200~300立方米的水,可节省用水量500立方米左右。而且能亩产1000斤玉米的地方,产1200~1300斤小米完全没有问题。
 
      在经过一年的实践和实验之后,SEE协会认为在当地种植“沙漠小米”无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均能实现共赢。2010年,当地政府决定与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合作,共同推动节水小米在当地扩大种植。
 
       “如果不能让当地农民通过新农作物致富,他们就会继续依赖旧的生产模式,从而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所以我们必须用另外一种办法让他们致富,不再因为生产对环境产生破坏。”任志强说。
 
      在这一点上,小米虽小却能当大任,“沙漠小米”不但能够节水环保,还能够帮助当地农民提高收入。任志强表示:“我们的小米经过加工以后收入要比原来种玉米高,农民大约每收成一斤小米就能增加一块钱收入。而当地农民人均拥有一两千亩地,这个收入增加还是很可观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在探索适合阿拉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水资源科持续利用模式的同时,也积极促进沙漠节水小米产品的规模化和市场化可持续运作。
 
       在帮助阿拉善当地大量种植“沙漠小米”之后,如何把这种小米推向市场,换成农民们看得见握得住的实际收益,就成了摆在SEE生态协会面前的问题。
 
      据了解,一开始,在SEE生态协会内部,会员企业家们做了大量的义买倡议,也的确消化了不少“沙漠小米”。但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小米产量的急剧增加,这一做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沙漠小米”销售的需求。
 
      该如何找到一条合适的方法和路子,来保障阿拉善农民能靠种植小米脱贫致富、进而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用商业模式创新公益
 
      面对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SEE生态协会决定在传统公益机构解决问题的基础思路上,探索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通过资源整合与公益相结合,来实现更
 
      大范围的社会和公益效益。
 
      “在过去的传统概念上,我们常常把商业行为和公益行为分开。但我们发现,实际上仅仅靠企业家‘输血’,是无法改善当地许多依赖于环境而生存的农牧民的生活条件的,也无法开展更大范围的公益事业。”任志强说:“因此,我们想到了提供一种新的社会企业的模式,希望用造血的方式来带动、改善当地农牧民的情况,推动公益项目的可持续开展。”
 
      带着这样的思路,不久前SEE协会支持成立了一家独立运营的创新型社会企业———北京维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携手中粮我买网、大成食品达成战略合作,通过社会企业以商业的模式来运营“沙漠小米”这一公益项目。
 
      记者了解到,在这个模式中,阿拉善农户在SEE生态协会的指导下种植沙漠小米,提供绿色的小米原料;SEE社会企业则负责制定“沙漠小米”的产品标准,采购农户种植的“沙漠小米”,将这些小米原料售卖给中粮我买网等合作方,并进行品牌营销;大成食品集团作为加工方,负责对小米原料进行二次加工,制成即冲性小米粥等产品;中粮我买网则是终端销售渠道,把“沙漠小米”通过其线上平台进行市场营销,将相关产品售卖给消费者,完成盈利。
 
      而SEE生态协会,则负责将“沙漠小米”推广给阿拉善的农户,提供技术辅助和品控;为SEE社会企业提供品牌宣传推广和后续支持,并最后将获得的利润用于当地沙漠化的防治。
 
      经过多方的合作与努力,1月13日,“沙漠小米”终于炼成出炉,正式与公众见面。
 
      “社会企业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但是要运用商业手段来实现公益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我们SEE社会企业所有股东只承担亏损的责任,不享受分红,超过利息的盈利将一律再投入到公益事业中。”任志强强调,社会企业的股东行为不是以能挣多少钱为目的,而是以能传承多少公益,帮助当地多少农民致富、促进当地食品的流通为目的。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在前沿做环保,支持‘沙漠小米’的种植和绿洲节水。而我买网在线上渠道出售‘沙漠小米’,产生收入再通过SEE社会企业用于支持沙漠化治理,将会共同形成一种可持续生态链条。”中粮我买网总经理赵平原说。
 
      “食一斤优质沙漠小米,节一方珍贵绿洲之水。”任志强呼吁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公益创新的队伍中来,“共同探索公益环保与商业的最佳结合点,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