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新疆高效节水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2015-01-21 中国节能网1880
核心提示:近两年来,霍城县通过对农户因地按不同标准补助资金的办法,推进土地集中流转。同时,利用国家项目资金、县级配套资金和农民自筹资金大力发展滴灌高效农业。在高效农业管理中,引进优良品种、推广标准化生产,让高效农业充分发挥高效功能。
    近年来,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科研和实践取得重要进步,节水模式逐步适应现代高效节水型灌溉农业和节水型生态农业,以膜下滴灌为代表的高效节水技术,不仅应用于大田种植棉花、番茄、打瓜等特色经济作物,在种植果树、粮食等30多种作物时也取得较好成效。高效节水的“新疆模式”已经大范围应用且前景广阔。
    高效节水成效明显 “节水节肥”“高产高效”
    当新疆霍城县芦草沟镇农科站村村民马福海把一袋袋玉米过磅装车卖给四川客商时,仍然沉浸在好收成的喜悦中:“滴灌玉米产量高,15亩玉米产了18吨,比往年亩均高出近200公斤呀!”
    霍城县农业局局长曹世平表示,2014年,节水滴灌玉米比普通玉米亩均增收150公斤,节水滴灌甜菜比普通甜菜亩均增收700公斤,全县12万亩节水滴灌高效农业比普通农业增收4000万元。
    近两年来,霍城县通过对农户因地按不同标准补助资金的办法,推进土地集中流转。同时,利用国家项目资金、县级配套资金和农民自筹资金大力发展滴灌高效农业。在高效农业管理中,引进优良品种、推广标准化生产,让高效农业充分发挥高效功能。
    霍城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龚松旺表示,发展滴灌节水高效农业,节省出的水资源让6万亩农田得到有效灌溉,同时全县9000户农民直接和间接增收,户均增收达到1.65万元。全县有1.3万名劳动力增加了长年务工时间和季节性务工时间,2014年累计务工创收达1亿多元。
    在北疆玛纳斯县,自2007年推广农业高效节水以来,已经建成高效节水面积76.6万亩,占全县农业种植面积的72%。其中,建成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农业示范区30万亩。玛纳斯县水利局党组书记李红彦说,按照亩均节水120方计算,可实现年节水总量6600万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量实现了负增长。高效节水工程的实施,仅2013年就使农牧民人均增收1300多元。
    新疆是个缺水地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新疆开始立足发展节水农业,全面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渠道防渗技术,到60年代中期试验小畦沟灌技术,70年代中期引进喷灌节水技术,80年代末期开始引进以色列滴灌技术,但由于成本太高,发展缓慢。直到近年来新疆探索引进适应新疆的成本较低的膜下滴灌技术,使得节水灌溉得以迅猛发展,节水技术无论从研发、技术推广、管理模式、实际效益都经历了由量到质的飞跃。
    按照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目标,新疆加大了喷灌、滴灌等田间高效节水技术的应用,积极推广先进实用的地面灌溉技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截至目前,新疆累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770万亩(不含兵团),约占总灌溉面积7017万亩的39.47%。在建设规模、财政支持力度、节水手段多样性上,都已位居全国领先位置。
    高效节水“新疆模式”已形成技术综合集成体系
    目前,新疆已经探索出农业高效节水示范区管理新模式,其中普遍以合作社、用水协会和农民联户三种模式为主。
    一是“合作社+专管人员”管理模式。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对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土地实行统一管理,农民以土地或现金方式投入股金加入合作社,成为合作社社员(股东),整个生产过程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
    合作社优先雇用本社社员参加劳动,并支付劳动报酬。高效节水工程由合作社负责筹资建设,产权归合作社所有,工程建成后,聘请专人进行运行管理,管理人员报酬由农民合作社负责发放,入股农民年终享受合作社收益分红。
    二是“农民用水者协会+专管人员”管理模式。农民用水者协会通过“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统一种植结构,统一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工程建成后归村民所有。
    村委会组织、民主推荐专人负责工程的运行管理,一般按照一个灌溉系统控制500-2000亩不等面积,推选2-8人管理,亩均管理费用6-12元,管理费用由农民用水者协会向会员统一收取,统一发放给管理人员。管理人员负责首部设备运行、设施维修养护和作物全生育期的滴水、施肥工作。种植、中耕、除草及收摘等田间管理工作由农户自行承担。农民用水者协会和村民之间不涉及土地经营权和经济利益关系。
    三是农民联户管理模式。村委会或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一定范围内(一个条田或一眼井控制范围)农民通过协议联户建设高效节水工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共同监督、协同管理,乡镇或农民用水者协会安排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服务指导。工程建成后产权归农户所有,由农户轮流管理,不产生管理费用。
    玛纳斯县乐土驿镇“乐源”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土地入股,保底线分红;规模种植,高效益管理;一体多元,公司化发展”模式经营着10200亩土地。自2007年成立以来,已经陆续有286户“股东”,而长期管理人员只有16人。通过万亩连片规模化种植,实行“六统一”管理,实现了从种植到采收全程机械化。
    “乐源”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张学礼介绍,1万多亩地实际只有15个人参与田间管理,其中6人是在当地聘请的种地能手,除了每月4200元的工资以外,亩产棉花超过260公斤以上,还有10%的奖励。
    合作社还建立了“三厂三队”:节水灌溉材料厂、塑料颗粒加工厂、废旧颗粒回收厂和节水工程施工队、专业化节水服务队以及大型农业机械综合服务队。通过“三厂三队”提升合作社经营效益。
高效节水新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为实现科学灌溉,减少人为影响,提高劳动生产率,新疆陆续开展了高效节水自动化控制系统试点建设。从2008年哈密市南戈壁项目区建成新疆第一个自动化控制系统以来,已有11个地州累计建成17万亩高效节水自动化控制系统,覆盖棉花、玉米、苜蓿、苗木等作物。
    自治区水利厅副巡视员张志良介绍,试点项目利用通信、网络、感测、控制、显示等现代信息技术,部分实现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信息自动采集、信息传输、存储与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等。
    玛纳斯县乐土驿镇上庄子村滴灌自动化控制系统以优质高产棉新陆早41号为主,采用2.05米超宽膜,一膜六行2带,机采棉模式种植。滴灌系统由“沉淀池-首部-全自动清洗网式过滤-施肥罐-干管-分干管-支管-滴灌带”组成,滴灌带设计流量为小流量1.8立方米/小时。
    李红彦介绍,工程选用的全自动清洗网式过滤器是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承担国家“948”项目和自治区重大专项开发研制的科研成果,同常规砂石+网式过滤器比较具有使用年限长、低水头损失节能近70%、大幅降低运营成本等优点。
    通过以自动化控制硬件设施为基础的高效节水灌区信息化建设,不仅满足了农作物对灌溉适时适量精准的需求,还有效解决了水资源量有限、水肥气热条件多变、农作物需水及时有效、灌溉供水动态等节水工程管理中的复杂问题,提高了信息采集、加工的准确性以及传输的时效性,有效提高了区域水资源的配置合理性以及灌区管理和决策能力。
    目前,我国自动化滴灌技术已相对成熟,大部分设备、材料都已实现国产化,亩均造价大幅降低,初步具备大规模应用的条件。
    业内人士认为,着力实现相应的自动化设备的本地低成本生产,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使服务会更加快捷方便。特别是使用者越来越趋向于普通农户,因此灌溉自动化的操作方式应向直观、简洁、实用的方向发展,推广便于农户看得懂、会使用的操作界面。而在配套产品研发上,则应重点推广低压补偿式滴灌带、小流量高抗堵滴灌带、高效能水泵、低能耗过滤器、大管径低压系列管材等。
    新疆节水行业人士表示,将管理模式与自动化系统有机统一,可充分发挥自动化滴灌系统的优势和潜力。为此,应加大农学、水利、信息化的专家对智能决策系统的研发力度,为自动控制系统提供决策数据,形成自动化推动智能化促进自动化的良性循环。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