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国网河南电力:规划引领卓越实践

   2015-01-22 国家电网杂志 2460
核心提示:以县域配电网建设为例,过去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眼前有啥问题解决啥问题,现在通过‘大规划’实现了统筹协调、远近结合,找到了

“以县域配电网建设为例,过去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眼前有啥问题解决啥问题,现在通过‘大规划’实现了统筹协调、远近结合,找到了资源配置最优点。”2014 年12 月22 日,谈起“大规划”体系建设,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魏胜民坦言,抓好这个“龙头”,受益的将是全局。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过程中,国网河南电力超前谋划、主动探索,不断增强规划统筹、计划管控能力,在“规定动作不走样”的基础上,借力打力、创新实践,以“大规划”建设引领变革走向纵深,全面提升企业发展水平和电网运营效率,走出一条提质提效的卓越之路。

超前谋划 主动探索

发展规划,离不开具体机构支撑。

“原来省公司层面问题不大,到市公司层面就不行了,相当一部分公司没有发展策划部门,主网规划、配网规划、智能电网规划、通信网规划,分散在不同部门,各管一摊。”国网河南电力发展策划部规划二处处长张永斌介绍说,这一状况直接影响全局规划的统筹协调性。

2010 年,河南18 家市供电公司全部成立发展策划部,城市和农村配电网规划分别由营销部、农电部调整至发展策划部,在组织和管理上更接近“大规划”体系建设要求。2011 年,该公司选派12 名业务骨干赴国网江苏电力挂职学习、考察,直接参与“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张永斌是12 名业务骨干之一,他主要学习“大规划”体系内容。回来后,他参与完成方案制定、动员准备、新模式导入、磨合改进各阶段任务,建立形成省公司“一部一院”、市公司“一部一所”的规划计划组织体系,省、市公司先后完成发展策划部机构职能和人员调整。

2012 年3 月,该公司启动组建经研院,其定位是省公司战略智库和电网发展支撑平台。经研院从无到有,人从哪里来?按照“机关管理人员下移、基层优秀技术人员上移、专门人才干专业”的导向,近20 名机关优秀管理和规划专业人才、近30 名系统内业务骨干流向这里。

此举整合了全省优秀人才,形成整建制的业务支撑力量,改变了之前业务分散、人员分散的局面。顶层设计好后,成立18 家市公司经研所,各市公司设计单位全纳入经研所管理,实现一体化运作。省、市公司发展策划部人员到位率均达90%,经研院所人员到位率均超过80%。

在此之前,市公司需要规划时,若没有足够精力做研究,可能会委托给外面的机构,一次一个机构,长此以往支撑机构没有延续性,企业机密也存在失密风险。而省公司经研院、市公司经研所两级技术支撑机构从无到有的跨越,使上述问题得到解决,规划专业技术力量也显著增强。

同时,该公司优化业务流程、明确职责分工,简化管理层级、压缩管理链条,先后举办8 期“大规划”专业培训,涵盖省、市、县三级规划计划管理和技术人员,人数累计达900余人,实现人员、业务、岗位“三个百分之百”覆盖,保障了“大规划”体系各项业务集约高效开展。

借力打力 创新实践

创新规划,实践中可解决大问题。

例如,2013 年,国网河南洛阳供电公司抓住该市地下管网普查、建设综合管网数据库的时机,主动与规划部门对接,将电缆隧道规划纳入城市发展规划。该市九都路建高架桥时,其中5 公里同步修建2.1 米×2.9 米电缆隧道,破解了城市核心区高压线路走廊选取难的问题。

再放眼河南全省,国网河南电力主动承担河南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多项专题研究,推动河南能源发展思路持续转变,明确河南要建设全国电力联网枢纽,为特高压电网建设创造了良好环境。其中,前期工作“三协同”是该公司创新实践一大亮点,并在特高压建设中发挥功效。

“三协同”即强化与各级政府协同、与各审批部门协同、公司上下游部门协同。以特高压大件运输为例,数百吨重的主变压器,仅省内经过桥梁就达上百座,在交通部门协同下,运输任务顺利完成。电网防灾与气象部门协同,通道治理与林业部门协同……这项创新使全局受益。

在管理层面,该公司建立“两全管控”体系,把常规综合计划管理提升为全面计划和全面预算管控,实现从规划、项目库,到计划、预算的全面对接,强化计划管控综合平衡作用,确保项目安排和建设科学合理、可控在控,最终达到调控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了总体效益最优。

在统筹规划管理的同时,该公司还创新开展负荷专题调研、特高压适应性研究、典型供电模式研究等40 余项专题研究,为电网规划提供有力支撑。该公司经研院建立“老带新、师带徒”机制,实现人员研究化、专业化,打造核心规划力量、权威评审力量、领军设计力量。

通过“一次做好、规范高效”的高标准建设,该公司规划设计支撑体系更加规范,规划设计支撑能力更加高效。截至目前,该公司经研院已拥有“双甲”资质,18 家市经研所全部拥有乙级以上设计资质和丙级以上咨询资质,其中7 家市经研所实现“双乙”资质目标。

在信息平台方面,该公司除了建设规划计划管理系统和一体化规划设计平台外,还创新构建“大电网三维全景决策支撑平台”。这是目前国网系统在线运行模型精度最高、应用专业面最广的省级三维GIS 平台,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该公司省部级科技一等奖零的突破。

引领变革 迎来跨越

科学技术,不愧是第一生产力。

“比如主网规划,以前是先在图上规划好,究竟这个路走通走不通,只有走过去才知道。现在通过三维平台,现场什么状况看得一清二楚,大大提高了规划效率。”张永斌说,大电网三维全景决策支撑平台有机整合多专业数据资源,有效发挥了信息化辅助管理决策的作用。

三维平台的应用,使国网河南电力项目可研准确率由96% 提高到98%以上;其与“三协同”机制的对接,使河南电网项目前期工作平均时间由220 天以上缩短到160 天以下。同时, 随着计划、预算的对接,该公司计划准确率由95% 提高到97% 以上,科学规划转化为了生产力。

随着“大规划”引领变革走向纵深,该公司经研院所已由初期为规划建设服务,拓展到全业务支撑,实现对公司和电网规划统筹协调,规划更契合实际,每年可节约外委费用2000 万元以上。设计单位纳入经研院所一体化运作后,使电网规划投资优化率由5%提高到10% 以上。

投资结构的优化,使河南电网协调发展步伐加快。其中,110 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投资比例由50% 提高到65% 左右,城乡配网薄弱问题正逐步改善。该公司还固化配网47 种典型供电模式、62 个典型设计模块,将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设计方案由120 余种整合优化为20 种。

为使电网发展更优更协调,该公司还促请地方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河南电网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并在18 市取得支持性政策。例如,有两项特高压项目经过洛阳,洛阳市政府重点办督办协调,一个月便取得洛阳境内全部支持性协议。

2014 年,该公司以“大规划”为引领,紧抓国家高度重视河南农电发展的重大机遇,统筹实施电网发展、农电体改、电价疏导“三位一体”工作重点,争取政府支持。2014 年8 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在煤电联动中对应全口径售电量疏导河南电网电价矛盾1 分/ 千瓦时,使其发展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一场变革,一座电网发展的纪念碑。在体系变革的浪潮中,国网河南电力以“大规划”为引领,走出了这条集约高效、统一规范的变革之路,实现了企业发展水平、电网运营效率“双提升”。目前,这一有益实践正在提升河南电网发展质量和效率效益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