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聚焦达沃斯:低调的任正非和高速的华为

   2015-01-26 中国节能网1410
核心提示:这话没错,因为这可能是较量的最大砝码。然而,对于今日中国而言,真正能够让总理强大起来的并不是庞大的内需市场和GDP规模,而是一大批可以走出去的企业。
 
 
 
  总理出访,谁是最强大的后盾?
 
  有人会说是强大的祖国以及庞大的内需市场。
 
  这话没错,因为这可能是较量的最大砝码。然而,对于今日中国而言,真正能够让总理强大起来的并不是庞大的内需市场和GDP规模,而是一大批可以走出去的企业。美国如此,德国、日本亦如此。在李克强总理走访冬季达沃斯论坛时,任正非、董明珠、马云、丁学东、王洪章等这些可以将自己的企业或者业务做到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领导人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企业才是总理出访时最强大的后盾。相比前几任总理出访,李克强的随行队伍显然更具多元化,从跟随企业的性质和涉足领域看,更具科技感、高附加值以及资本输出能力。相比之前中国主要依靠纺织、机电、基础建设等低附加值产业相比,这些企业真正代表了中国当代科技水平竞争力以及中国开始成为资本输出国的新形象。
 
  在中国开始提新常态这一经济发展形势新名词时,这些技术型、外向型、输出型、资本型企业则代表中国新兴产业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亦是向外界传达中国有意放缓经济增长速度其实是有底的,希望增强各方对大陆经济和新兴经济体发展前景的信心。与此同时,此次出访所传达的信息是政府希望进一步推动实业出国和资本出国的结合,可以说是充分考量了当前中国及全球经济的发展形势,可谓用心良苦。
 
 
  在此次出访团的企业代表中,任正非显然是我最关注的一位。
 
  在过去几天里,华为公关部门也极其高调的在各个社交平台传递任正非要在达沃斯演讲的信息,这更加勾起我对任正非在达沃斯论坛是何表现的欲望。在2014年收入接近500亿美元之际,非常期待任正非能够在达沃斯传达出更具有建设性的想法,尤其是华为开始引领整个信息通信若干领域发展时,更希望听到其对未来一些关键领域的想法。
 
  然而,结果还是失望的,因为我并没有听到任何我想听到的。
 
  在机场听完整个直播过程后,我惟一得到的感觉就是,任正非依然如此的低调、朴实甚至有些自嘲。这是不是和总理有意推动这些新兴经济体走向前台不符呢?还是说在华为高速增长的同时,作为掌门人,任正非更加地为人谨慎和低调,或者说高处不胜寒,在任正非眼里越往高处走,越危险,从而胆子也变小呢?
 
  显然,这种低调与过去一年里中国两家互联网公司相继在纽交所高调敲钟,他们的掌门人所表现的更多是霸气以及有一种指点江山、笑傲江湖、无所不能的高调格格不入。
 
  要知道从成长历史、技术积淀、国际竞争力和营销额方面,华为显然更胜一筹,但表现却一贯的低调,这是做企业和做人风格不同所决定的。或许,这也是所谓互联网公司和传统公司的不同吧。
 
  不得不说,任正非的低调和华为的高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任正非参与的对话环节中,我们可以管窥到华为取得今天辉煌业绩及未来会走得更远的秘诀。
 
  提及华为,业内首先想到的是华为在国际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遭遇的种种不公(美国对于华为的警惕和敌意)和误解。尽管如此,华为依旧展现出了自己的开放与谦逊。任正非称,从来都没有认为美国对华为不好,而200多年来,美国能从一个弱国变成大国,就是因为开放,所以华为要向他们学习开放,用广阔的心胸融入这个世界,这样才会有未来。当然,除了学习之外,华为还希望与所谓的对手成为朋友,一起去确定未来的思想理论结构、产业的发展架构等,共同去创造世界。其实业内都知道,现在的华为无论是从代表创新水平的专利积累还是真正的产品上,已经与对手旗鼓相当,甚至超越了部分对手。
 
  当然有了开放和谦逊的心态,还要有务实和聚焦的态度。业内知道,移动互联网大潮汹涌,互联网思维在业内横行。部分的企业沉不住气了,似乎不做点什么自己业务之外的事情,就担心自己落伍了,就会被时代淘汰。所以今天投资这个,明天又进军那个,好不热闹。作为传统电信设备商的华为也时常被业内诟病为传统型企业,例如仅仅是信息和数据的管道工。
 
  对此,任正非在回答相关记者提出的面对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发展华为如何应对时称,巴不得大家买管道,管道就是华为做得好,当然还有两三家做得也不错,但华为在行业中只做一点点(自己最擅长的部分,也就是聚焦),也正因为“这一点点”,华为相较于那些四面出击的企业更具有竞争力和抗风险的能力不是吗?而华为在去年经济形势并不好的情况下,营收同比增长20%,利润同比增长19%的事实无疑是对于华为这种务实和聚焦战略的最好证明。
 
  如前所述,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在中国产业界掀起了所谓的互联网思维热潮。任何产业、任何产品如果不和互联网思维沾点儿边就是落伍。于是乎情怀营销、粉丝经济盛行,以至于掩盖了对于这些背后产品本身质量和服务的追求。而作为华为,这个取得成功的企业靠的又是什么呢?当然是产品和服务。
 
  对此,任正非称,华为没有什么背景,也没有什么依靠和资源,惟有努力工作,才可能获得机会。但努力工作首先要有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为客户服务。因为我们要生存和发展只有一个来源,就是客户口袋里面的钱,我们要对客户不好,就拿不到这个钱,老婆也要跑了,但我们要拿客户的钱,又不能用非法手段,又不能抢钱,只能做好服务,把产品做好。另外就是华为成长的年限太短,积累的东西太少,更需要比别人多吃苦。
 
  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面对移动互联网大潮,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华为,一个还原了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最本质东西—产品与服务的华为。所谓大浪淘沙,当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大潮终将退却之时,能够依旧留在沙滩上只能是华为这样的企业,它会走得更远。尽管如此,华为依然能够清醒认识到其未来最大的挑战是自己。按照任正非的话说,华为的压力就发展太快,赚得太多,未来如何去解决分配是个大难题。看来华为与其他企业盲目惧怕竞争相比,更是一种理性的居安思危。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任正非在达沃斯论坛上的对话,处处体现出华为朴素、务实的商业睿智,没有浮夸,没有泡沫,而这些注定华为会在未来产业的竞争中会走得更远、更稳。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