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新生代IPP黑马:解密协鑫新能源

   2015-01-28 中国节能网1990
核心提示:2014年中国光伏市场利好消息不断,但也困难重重,最终10.52GW的装机量是由于很多项目放的太晚,来不及完工,算是白璧微瑕。
      2014年中国光伏市场利好消息不断,但也困难重重,最终10.52GW的装机量是由于很多项目放的太晚,来不及完工,算是白璧微瑕。 
      原以为IPP公司(IndependentPowerProducer,独立发电企业)经过2013年的快速发展,会是强者恒强的局面,但没想到今年却是大戏纷呈:协鑫新能源、绿巨人、中民投、SPI、国开新能等黑马强势杀入,而在2013年大放异彩的几家公司却在今年几乎不约而同的暴露了融资和账期问题。某些EPC厂家甚至“穷”怕了,导致即使手里有钱也要把材料款压在手里,有位逆变器企业的老总不满的说:“知道你没钱的时候,大家也能理解;但现在手里有钱不付,这就不地道了。”其实归根结底,还是金融问题没得到解决。
 
      新生代黑马中,尤以协鑫新能源业绩更为抢眼:2014全年完成615.5MW并网总量,截止1月27日总并网量667.5MW,股价一路走高,同时也在金融市场和保险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而且协鑫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共山也在酝酿着更大的布局——能源微网,协鑫新能源在其中究竟会扮演怎样的角色?
 
      solarbe记者采访了协鑫新能源的部分高管,同时结合合作伙伴和市场上反映出来的消息,力图为读者解密协鑫新能源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战略。
 
      解读一家IPP企业,可以从技术研发、融资实力和项目开发能力三个角度去观察。
 
      技术实力:电力出身,领先光伏
 
      协鑫集团执行总裁朱钰峰在评价中国光伏行业转来转去,最后又回归电力行业时对Solarbe记者说:“协鑫集团有近二十年的电力背景,电力是我们的老本行。”协鑫新能源成立仅半年多的时间,但在光伏行业却已经是一名老兵,甚至是光伏电站业务资格最老的公司之一。
 
      协鑫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共山电力科班出身,依靠火电起家,以清洁电力做大。第一个电厂太仓新海康协鑫热电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已经有近19年的时间。这些年里,协鑫集团主攻垃圾发电、生物质能等环保再生电厂,根据协鑫集团官网资料,目前协鑫集团旗下33家电力企业,超过20座不同形式,总装机4.2665GW,计划新增装机6.6GW。这些电站给协鑫集团提供了稳定可观的现金流。
 
      2009年,协鑫投资建设了当时国内最大的光伏单体电站——协鑫徐州20MW光伏电站,占地680余亩,总投资额4.2亿。在徐州项目中,薄膜与晶硅,固定与跟踪,不同种类不同安装方式的组件阵列都可以看到。这也是中国第一块大型的光伏“试验田”。积累的数据,为后续光伏项目的开发、设计、施工、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协鑫新能源的管理团队也均有电力或者光伏相关背景。董事长唐成有多年电力工程管理经验,提出在工程项目管理环节,运用“行动学习”的方法,在保证质量前提下,节约工程投资,提前竣工投产。
 
      总裁张国新2014年9月底履新。张出身华电集团,是智能电网、微电网和储能的积极推动者,2007年9月任国电南自总经理,4年任期中,他将国电南自销售收入由2006年的9个亿跃升到2011年的34个亿,净资产更是由6.58亿元增至29亿元,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张国新在华电集团时就拿下了华电第一个风电运营投资项目——内蒙古辉腾格勒100MW风场。在国电南自4年,公司控股、参股的新能源、智能电网公司有近三十家,其中和中国船舶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的合作中,他亲自兼任副董事长。
 
      前任中电投江苏分公司总经理,如今的协鑫新能源执行总裁——顾新,兼任协鑫集团副董事长,一手组建了最初的协鑫新能源班底并将其扩充到现在的超过100人的开发,200人的技术团队。
 
      此外,电力工程出身的协鑫在实施项目具备丰富经验,执行力较强。同为协鑫集团旗下的保利协鑫,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Hemlock和瓦克等国外多晶硅企业50年走的路。
 
      协鑫集团的核心优势之一在于拥有领先于业界的技术,也是令对手敬畏、用户信赖的最重要基础之一。包括自主知识产权的GCL法多晶硅超大规模全流程闭路循环清洁生产技术、能耗降低50%以上的硅烷法颗粒硅技术、产品转换效率突破20%每6个月提升0.3-0.4%的硅片技术、最近实践成功比传统能源系统利用效率提升40%以上利用太阳能、天然气、风能、低位热能、LED及节能技术、储能技术构建“六位一体”微型能源网等等。
 
      另外,硅材料优势给了协鑫新能源发展的底气。在光伏材料制造领域,协鑫自主知识产权的GCL法多晶硅超大规模清洁生产技术,实现全流程闭路循环;自主创新的硅烷法颗粒硅能耗降低50%以上;硅片转换效率每6个月提升0.3-0.4%,最新S3+产品转换效率突破20%,高效硅片技术为转换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光伏产品提供了保障。加以国际领先的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协鑫无疑将促进光伏发电在全球范围内更快、更广地普及。
 
      资金:多种方式保证融资
 
      相比组件、逆变器企业转投光伏电站多少带点无奈的成分,协鑫新能源可谓含着金钥匙出生。日本软银集团(SBI)的研究团队发布报告称:协鑫新能源最大优势在于其强大的股东背景。
 
      2014年5月,协鑫集团公告旗下子公司保利协鑫以14.4亿港元现金收购森泰集团67.99%股权,并将其更名为协鑫新能源,从事集中和分布式新能源系统的投资、运营和开发,并将保利协鑫的光伏电站业务拆分至协鑫新能源旗下。算上同步进行的新股配售,协鑫新能源共获约16.4亿港元现金。
 
      2014年10月9日,协鑫新能源按2.55亿港元出售了约2.91亿股股份,集资约7.42亿港元,随后协鑫新能源董事长唐成表示,协鑫新能源资金充裕,暂无进一步融资计划。10月22日,由于股价飙升,协鑫新能源宣布将股票一拆四。
 
      2014年光伏行业谈论最多的三件事:融资难、分布式、分布式融资最难。虽然市场与政策逐步步入成熟阶段,但融资机构仍然过分担心风险而将义务都放在IPP企业头上,造成民企想要融资,除投入20%-30%的资本金外,还需要以其它资产为电站贷款做担保的怪状。因此拖延付款已是家常便饭,更有甚者,由于急着把路条抓到手里,抢先付了预付款,却在后期融不到资金,预付款固然打了水漂,项目开发商却也由于期限将至陷入两难境地。
 
      因此“不差钱”的协鑫新能源在刚开始虽然并未获得“虚火旺盛”的市场的过多关注,但在了解到相比同行较好的付款条件,很多项目开发商主动找上门来。
 
      2014年9月30日,协鑫新能源完成了宁夏地区中卫项目、江苏省金湖正辉项目及陕西横山晶合项目等的核准和备案工作,并签署了大批项目的正式合作协议(包括同保利协鑫签订的4个项目)、收购内蒙古香岛新能源、以及同中国风电(0182HK)的合作等),项目已分布在内蒙、新疆、宁夏、陝西、山西、海南、江苏、浙江等地。
 
      根据协鑫新能源最新发布的公告,截止目前完工的667.5MW分布在:内蒙160MW、江苏150MW、山西110MW、青海100MW、新疆80MW、四川50MW和浙江17.5MW。在建项目共有541MW,全部为集中型地面光伏电站:山西150MW、宁夏130MW、内蒙81MW、河北50MW、海南50MW、青海50MW及新疆30MW。
 
      据透露,2015年协鑫新能源全年的目标新增装机规模是2GW,2016和2017年分别为2.5GW和3GW。外界推测如果融资顺利实现,今年完成2GW装机目标有望不成问题,但各方也在关注,协鑫新能源2015年的资金是否已经落实?2GW即使按照80%的贷款额度,也需要近40亿的自有资金,何况分布式项目往往难以贷到那么高的比例。
 
      首席财务官周天白透露,目前公司有多种融资方式,包括HK00451上市平台合作成立基金公司、贷款、推广“YieldCo”循环资本模式、融资租赁等等。
 
      2014年12月29日,协鑫新能源与中银国际(即中银国际杠杆及结构融资有限公司)签订了8000万美元的融资协议。这是国内首个据项目本身偿债能力而实现无担保、可循环利用的境外光伏电站建设期贷款。这笔资金是针对电站建设期在项目长期贷款到位前提供“过桥”之用。在这次合作中,按照2年加1年的方式,电站本身发电能力将作为抵押,不断滚动开发及形成优质电站资产。
 
      协鑫将引入“YieldCo”的概念,在电站建成之后3-6个月后,进行长期融资。目前美国以地面电站为主的Sunedison用的就是这种模式,与寻求固定收益的公司合作。而主攻分布式的Solarcity则利用定期ABS(Asset-backedSecurities,资产证券化)模式实现资金滚动开发。二者业务方向的差异性很好的解释了“YC”和“ABS”在大型地面电站及分布式电站循环资本的两个模式。
 
      另外,协鑫新能源正在通过境内外联动,吸取最低融资成本,如果境外项目贷款融资能达到2/3额度,而境外项目贷款融资成本能达到5.5%,加上yieldco的约8%股本融资成本,整体项目加权平均融资成本可以达6.5%以下。这将大大提升协鑫新能源的项目开发优势及盈利能力。
 
       2014年12月19日,协鑫新能源公布与北银金融租赁公司签订融资租赁协议,与其就内蒙古、江苏及新疆的三个光伏项目进行售后回租合作。该交易使协鑫新能源获得5亿元资金。
 
      对于IPP公司,所有的融资都与光伏电站的偿债能力和投资回报关联极为密切。金融机构对于光伏电站的顾虑主要集中在电站质量方面,为此协鑫新能源投保了国内首单光伏电站发电量损失险。
 
      2014年11月28日,协鑫新能源与长城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永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为所建太阳能光伏电站成功投保“太阳能光伏电站发电量损失综合运营保险”。影响光伏电站发电量的因素较多,此前业内仅有针对组件的质量险,但对于电站发电量并没有保险方案。所以这份保单是几个险种的结合,包括财产一切险、机损险、太阳辐射发电指数保险等一揽子综合保险,已应用于新疆霍城项目。协鑫称此举是为银行和投资者利益保驾护航。“通过保险,电站变成低风险的投资机会,比一些公司债的风险还低。这对将来的资产证券化很有帮助。”周天白说。
 
      国外之所以能在电池组件和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光伏行业还能发展起来,除了电价高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国外的金融成本也较低,目前光伏度电成本有一半是财务成本。“如果国内可以做低息贷款的话,平价电进千家万户不是梦想。”张国新告诉记者,金融成本的降低可以帮助电站提高投资收益率。
 
      大项目、中西部平衡、类分布式
 
      去年协鑫新能源刚刚开展业务,大部分以合作开发为主。据了解,公司将大力加强自主开发能力。2015年开工和即将开工的项目,80%是协鑫自主开发的。目前,地方政府对于项目开发越来越理性,未来资源会向有实力投资的优势企业倾斜。
 
      在不久前的媒体交流会上,张国新告诉solarbe记者,公司今年项目开发有三个大方向:力推大项目,以规模降成本;中西部均衡发展;发展渔光互补、农业大棚等类分布式项目。
 
       从公开数据看,今年协鑫新能源已持有3个农业项目,后续计划成立农业公司以降低综合成本。协鑫新能源认为,农业公司从获取项目资源、获得支持政府方面具备优势,围绕政策引导,可以支撑公司获取更多的项目。同时自有的大棚做光伏,可以增加农业公司的收入。
 
       而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自己的农业公司有利于提升电站质量,第三方公司不会考虑使用农药是否对钢架有腐蚀,造成电站寿命缩短这些现实问题。
 
      2014年协鑫屋顶分布式做了61.5MW,萧山17.5MW、宿迁22MW、海安22MW。“分布式融资太难,但银行有银行的难处。屋顶年限、企业寿命等很多不确定因素。不过现在已经有银行开始积极支持。”张国新说,“未来的光伏电站形式主流肯定是分布式,小型分布式更加需要完善的服务体系。”
 
      据了解,协鑫新能源对2015年电站项目能继续稳步拓展的信心,来源于团队的扩充、业务模式的建立。如该公司的开发团队,从原来的18人增至年末的100人以上。截止2015年初,协鑫新能源已经在江苏、陕西、河北、山西等地已成立省公司20个,分布式、类分布式、包括B2B、B2C分布式自主开发团队也已组建完成。技术团队方面,从去年7月底筹备建设至今,已超200人。运维队伍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数据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