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消费意识觉醒时代:拿什么拯救中国服装设计

   2015-01-28 中国纺织网1640
核心提示: 消费者的意识“觉醒”让近年来的服装市场不断转向,设计也被本土服装企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消费者的意识“觉醒”让近年来的服装市场不断转向,设计也被本土服装企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对设计的重视显然没有扭转服装市场同质化严重的现象,相反,随着以抄版见长的国际快时尚品牌在本土消费市场的风起云涌,本土企业原本不正的设计“三观”也进一步被扭曲。
 
  为了保证款式设计“源自欧洲,引领潮流”的纯真血统,不少企业家也砸下“血本”,不断拉升着抄版的资金门槛:从之前网上扒爆版变为打“飞的”去奔赴巴黎现场抄版,而设计师团队也从原来清一色的国人变为“欧洲顶级设计团队”,服装企业的设计总监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来自英美日韩等国的洋面孔,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没被潮流拍死在沙滩上。
 
  虽然服装企业之间心照不宣地玩着噱头游戏,但终端产品的同质化并未有所缓解,变的不过是把之前的“东大门”款换成了现在的纪梵希款。
 
  对此,笔者就深有感触。纪梵希的狗头、MOSCHINO的海绵宝宝等个性鲜明的品牌产品基本已经处于被玩坏的边缘。相信不少人在逛街时就看过不少纪梵希的狗头图案被以不同姿势、不同角度拷贝到大小服装品牌的新一季产品上。
 
  抄袭风甚至也波及到中国原创设计的希望设计师品牌身上。除了在各大设计大赛上看到的眼熟大牌雷同款外,此前张肇达同贵之步的合作款也被时尚博主迪西扒出抄袭,其推出的亚历山大·麦昆款、克里斯提·鲁布托款绝对是360度无死角抄袭的大牌致敬款。就在不久之前,吉承大骂阿里巴巴员工穿山寨翅膀卫衣,亵渎原创设计之后,围观群众还没来得及替她抱不平,就发现真正受伤害的原来是日本设计师Mihara Yasuhiro。
 
  虽然每个品牌、每个设计师在被抄版之后,都在挺原创、斥抄袭,高呼“不抄是底线”,然而,这条底线则屡屡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被不断突破,不过手法日趋隐蔽而已。从国际知名大牌到小众设计品牌,本土品牌通过抄版在丰富终端款式的同时,也不断提升着国人的世界品牌观。
 
  本土品牌对抄版的执着也不禁引人思考,别人的款真的能强大中国设计吗?
 
  笔者经常听身边的朋友抱怨,商场里的服装款式确实让人眼花缭乱,但真正试穿之后,却发现总买不到合意的衣服。随着国人审美水平提高和消费理性的回归,企业该用怎样的设计和产品来留住中国消费者?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的确将各国消费者的时尚观不断拉近,但民族喜好、肤色体型、文化背景的不同,还是会让时尚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符合本民族的解读和表现,这也是一直以来本土服装企业在应对外来品牌冲击时的优势所在,即本土化。
 
  面临竞争不断激烈的中国市场,本土服装企业在了解世界时尚的同时,一定不能脱离本土消费来谈设计,与其斥巨资从巴黎抄版,还不如潜心研究自己的顾客和市场,从顾客的喜好和习惯出发,形成自己产品的设计竞争力。
 
  如果你真的无心设计,那就请你拿出韩都衣舍的勇气:如果你没有时间去韩国,那就来韩都衣舍吧(因为该抄的版我们都抄了)!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