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清华校长履新环保部“可以有期待”

   2015-02-02 襄阳日报 2640
核心提示: 与此同时,台湾媒体用“政治素人”这个词来形容陈吉宁,笔者以为这个名词确实很形象,因为“素人”的另一面大概就是“油人”了。

1月28日下午,环保部举行干部任命大会,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被任命为环保部党组书记。

又一例学者成功入仕的典型,而且官至正部级,直接成为国家部委的掌门人,好不“羡煞人也”。不过,环保部这个以往的冷清“衙门”,近年来因为国内的环境问题越来越迫切和严重,逐渐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环保部门的负责人也因此屡屡被邀请“下河游泳”“户外健身”,可见,陈部长新挑的这副担子并不会比清华园轻。

不过,校长“秒转”部长,有些人就有些质疑了,“管得好学生就一定管得好pm2.5吗?”这和“畜牧局长管教育”“副书记当法院院长”有区别吗?不懂行的会不会“乱弹琴”?但搂一搂陈部长的履历就会发现,陈吉宁从1999年开始在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任教多年;且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973”攻关和省部级及国际合作项目,在2006年松花江发生重污染时,陈吉宁就作为专家协助国家环保总局进行污染处理;看来,这位新部长,并不是“吃素的”。

与此同时,台湾媒体用“政治素人”这个词来形容陈吉宁,笔者以为这个名词确实很形象,因为“素人”的另一面大概就是“油人”了。学者转型官员最大的一个益处恰恰就是少了很多官场不良习气,与那种“满脸官相、满身官架、满嘴官话”的“官油子”“官痞子”完全是两条路上的人,官员本就应当单纯一些、纯粹一些,少些牵牵绊绊、钩钩连连,小圈子、小团体,多些本分自在、踏实专注,向陈吉宁这样既有专业背景,又能“只身”跨界,于自身发展和今后的工作开展都会是一件幸事。

另外,“学而优则仕”自古以来也是中国从政的首要通道,虽说时过境迁,但其中仍有不少值得肯定和借鉴的成分。知识分子修齐治平、胸怀家国天下,虽在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上有所不足,但却有着内心坚守和学术专攻的独特优势,同样是资政治国的重要力量。学者入仕,据说也是国家中长期干部规划、拓宽党政干部来源途径的重要实践,有利于干部队伍的结构性改善。可见,这位专业型学者官员入驻环保部,此处“可以有期待”。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