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叫停和重启后 云南风电生态优先

   2015-02-02 贵州能源网 1340
核心提示:今年5月,国资委官网显示:国电电力云南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在昆明的卓干山风电项目,获得云南省发改委批准。紧接着,云南红河州、文山州等主要

今年5月,国资委官网显示:国电电力云南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在昆明的卓干山风电项目,获得云南省发改委批准。紧接着,云南红河州、文山州等主要风电资源地都在官网上发布了恢复建设的消息。而在2013年3月,云南省发改委曾要求云南省全部风电项目停止建设和审批。云南风电项目叫停和重启,一年多的时间里云南风电有了怎样的改变?

者磨山风电场雪景

云南风电资源丰富

1986年5月,第一个风电场在山东荣成马兰湾建成。1994年起,中国开始探索设备国产化推动风电发展的道路,推出了“乘风计划”,实施了“双加工程”,制定了支持设备国产化的专项政策,风电场建设逐渐进入商业期。2003年,国家发改委组织了第一期全国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将竞争机制引入风电场开发,以市场化方式确定风电上网电价。2005年,我国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为我国风电起飞铺就了跑道。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风电迎来政策利好。

风电企业全国性大张其鼓地进行风电项目建设时,云南自身的风能优势也显示出来。云南虽然比不上平原沙漠地区的“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两个清洁工,东风和西风”,云南6%为平坝地区,94%为山区,风能资源丰富。许多高度不同的山顶、垭口、峡谷,风能资源较开阔平地大,“登高临风”的规律在山区具有普遍性。并且冬春季有稳定的强风,大风日数多,且午后风向稳定,可利用时间较长。而冬春两季正是云南的枯水季节,发展云南风电,两者良好的互补关系不仅可以促进云南省风电的开发,同时也可以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对促进云南省的能源产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戛然而止,众说纷纭

2013年3月30日,云南省发改委下发《关于暂缓建设在建风电项目的通知》以及《关于对全省投产风电场进行综合评估的通知》,通知要求从当日起,全省11个州市共41个项目、总装机195.35万千瓦的在建风电项目暂缓建设。

能源局工作人员说,“我们是基于生态环境保护叫停风电,跑得快不一定是好事,停下来并不一定是坏事。”

2007年4月,由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投资9.3亿元的云南省内第一个风电项目——大理者磨山风电场开工建设,并于2008年底顺利投产,拉开了能源巨头投资云南风电的序幕。2008年中,华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的东山风力发电场落户大理巍山。2008年12月,大唐集团公司云南分公司与文山州丘北县政府签订了舍得风电项目工作合作意向书,目前大唐发电云南分公司已在文山、大理、昭通等地合作开发了多处风电项目。2009年4月,中广核风电公司与玉溪市政府签订了80万千瓦的风电开发协议,开发范围包括整个玉溪市8县1区,此后又与西双版纳、楚雄分别签订了开发风力资源协议书。2009年5月,中国国电龙源电力集团公司与丽江市签署风力资源合作开发协议,将投资40亿元,在丽江新建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项目。

同时,云南省内本土电力公司也加快了风电开发进程。云南电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在曲靖市会泽县投资装机20万千瓦的大海草山风力发电项目。红河首个风电项目——泸西李子箐风电场,总投资15亿元,装机容量17万千瓦,2009年底实现并网发电。

云南的风能开发已经聚集了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中广核和龙源电力等众多行业巨头,众巨头均在云南各州市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云南风电开发已成为各能源巨头的一个“主战场”。

云南风电顶目开发建设中,也提出了严峻问题:云南省位于高海拔地区,且94%都是山区,云南的风电场大多要建在高山上,并且河流深谷纵横,有的风电场人迹罕至,交通条件差,有时修建一个风场光修路就会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而云南的深山密林又是各种生物赖以繁衍生存的场所。

同时,由于云南生物多样性的边缘性与过渡性的特征,以及高山峡谷的险峻地势和立体气候的多变,云南生物多样性显得格外脆弱,许多物种很容易受到干预陷入濒危状态甚至灭绝,一旦遭到破坏则不可能恢复。

罗平山风电场

千呼万唤始出来

云南风电叫停就是一年,各地能源单位和企业心急如焚。

能源局工作人员说“我们恢复风电项目建设和审批,决不是穿新鞋走老路。是脱胎换骨,我们要求所有风电顶目都按照新要求,新标准进行规划建设。”

在叫停的一年里时间,云南省协调有关部门,专家对云南在建风电项目做了调查,重新对风电场做了评估。

能源局工作人员说“云南风电未来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严格遵照省人民政府对全省风电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兼顾、分类指导,正确处理好风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高标准、严要求,坚决提高全省风电建设质量和水平,确保全省风电科学健康有序发展。”

走发展生态友好型风电产业之路

云南省发改委下发《关于恢复全省风电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后,云南省环保厅接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风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两则通知都着重强调了一点:自今年开始,省内所有风电发展都必须以生态文明为引领。

其实,云南省发展风电之初就开始就重视生态环保问题及总体规划。2006年,云南省以局部地区为重点编制了第一个风电开发规划《全国风电建设前期工作成果(规划报告篇)》,规划开发风电场13个,装机116万千瓦。2009年,对规划进行了修编,编制完成了《云南省风电场规划报告(2009年修编)》,规划开发38个风电场,装机378万千瓦。2013年2月,云南省完成了《云南省风电场规划报告(2011年)》修编工作,同时,完成了《云南省风电场规划报告(2011年)》规划环评工作,成为全国第一个开展风电规划环评的省区。

云南环保厅的《通知》规定,风电建设应从源头着手,按照“生态优先,科学有序”的原则,坚决避让各类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实行环境评价一票否决,充分论证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效措施。完善风电建设项目环评管理,严格环境准入,并加强风电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

《通知》明确,风电建设要坚持生态优先,重点关注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完善环评管理,严格环境准入,强化全过程监管。《通知》指出,云南省风电资源丰富,同时也是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富集、生态功能重要的地区之一。风电建设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结合国家和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云南省风电开发规划以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要求,切实落实生态保护措施,科学、合理、有序地推进风电建设。《通知》强调,全面落实风电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风电建设要重点关注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

巨龙山风电场风光

云南省环保厅环境影响评价处(以下简称环评处)方雄处长为记者解读了《通知》。方雄说“我们是在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已明确界定了环境敏感区的范围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实际,在风电开发中,还重点关注鸟类迁徙通道、特有(珍稀)植物群落、自然圣境(圣山、圣水、宗教圣地)等重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善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总体规划布局,实行优先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待论证的开发方案。优先开发是指对生态环境不敏感区优先开发;限制开发是指涉及生态敏感区必须避让和采取保护;禁止开发是指对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集中式饮用水地、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一律禁止开发;待论证是指对资源、地理、信息了解不全面的地区先不开发,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

方雄还特别讲到,新的环评要求中,还把过去不纳入环评的风电道路纳入环评范围,包括进场道路和场内道路,升压站等。环保部门还提高了环评文件门槛,国家规定装机量5万千瓦以下的风电场只需要提交环评报告表,云南新环评要求只要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风电项目都要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且让公众直接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包括风电场建设涉及的当地居民、单位。要求风电项目建设开展工程环境监理,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项目建设环境监理工作,督促项目业主制定环境监理和监测计划,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和监测。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和环境监测报告须作为批准试运行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重要依据。对主要环境保护措施未落实的风电项目,不得批准投入试运行。

方雄说:“我们就是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走云南自己的生态风电之路。在发展的同时,为子孙留下青山绿水,为世界力保生物多样性。”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