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风电技术】无功补偿的方式及优缺点

   2014-08-15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100
核心提示: 无功补偿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3种:低压就地无功补偿、低压集中、分组无功补偿、中压集中无功补偿。下面简单介绍这3种补偿方式的适用范围及使用该种补偿方式的优缺点。

无功补偿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3种:低压就地无功补偿、低压集中、分组无功补偿、中压集中无功补偿。下面简单介绍这3种补偿方式的适用范围及使用该种补偿方式的优缺点。

低压就地无功补偿:

根据具体用电设备无功的产生量将单台或多台低压电容器组与用电设备并连,通过控制、保护装置与电机同时投切。随机吸收电感性设备的无功能量,转换成有功能量反送回电感设备。

低压就地补偿的优点是:

1、从源头上转化了无功能量,能够减少大量的线路损耗能量,提高配变利用率,降低了视在功率;

2、用电设备运行时,无功补偿投入,用电设备停运时,补偿设备也退出;

3、具有单个设备、占位小、安装容易,真实有效的减少大量的视在功率,节电(节能)效果显著的优点。

缺点是:

1、一次性投资金额较大,但是收益更大。

2、是负荷的变化补偿量也要跟随改变,对自动补偿控制器的响应要求高,而且要精确补偿的话补偿电容就不能容量过高,造成加一组就过补偿,减一组又不够现象。

3、不容易测量单机节电效果,只有所在变压器系统内的所有感性设备都加装低压就地无功补偿,才能够真实的测量到节电效果。

低压集中、分组无功补偿:

将低压电容器通过低压开关接在配电变压器低压母线侧,以无功补偿投切装置作为控制保护装置,根据低压母线上的无功负荷而直接控制电容器的投切。电容器的投切是整组进行,做不到平滑的调节。

低压集中、分组补偿无功的优点:低压集中、分组补偿,仅能补偿无功能量对变压器的“涡流效应”引起的配变利用率过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配变利用率;同时对无功能量起到阻隔作用,防止无功能量闯入上一级电网造成电压的波动,降低网损。低压集中、分组补偿对企业而言社会意义远大于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的经济性,是目前大对数企业无功补偿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缺点是:低压集中无功补偿,对于企业投资大而收益少,主要起到的是对低压侧无功的阻隔作用,对上游电网的贡献大,社会效益大于企业节约电费的收益非常有限。

中压集中无功补偿:

将并联电容器组直接装在变电所的6~10kV中压母线上的补偿方式。适用于用户远离变电所或在供电线路的末端,用户本身又有一定的高压负荷时,可以减少对电力系统无功的消耗并可以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补偿装置根据负荷的大小自动投切,从而合理地提高了用户的功率因数;对无功能量起到阻隔作用,防止无功能量闯入上一级电网造成电压的波动,降低网损,保护上游电网。同时便于运行维护,社会效益重大。

综上所述,低压就地无功补偿设备距离无功源最近,对企业节能效果最好,是生产企业效益和供电部门利益的双丰收的最佳方式。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