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重点推广低碳技术目录即将出台

   2014-08-01 中国节能网690
核心提示:7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征求意见稿),提出加快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引导低碳产业发展,促进202

7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征求意见稿),提出加快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引导低碳产业发展,促进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实现。石化相关技术在《目录》中数量多、减排能力强,将担纲未来国家碳减排主力。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业内专家获悉,目前这些低碳技术尚未普及,《目录》的引导非常及时必要,而应用低碳技术同样可以产生经济效益。

纳入《目录》的低碳技术分五大类、共34项。其中与石油和化工相关的技术有近10项,如含氟化合物处理、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及利用、有机废气吸附回收、电石渣制水泥规模化应用、全生物二氧化碳基降解塑料制造等。石化相关技术不仅数量多,而且减排能力惊人。中国化工报记者梳理发现,其他领域低碳技术典型项目的年碳减排量基本在数千至数万吨之间,而石化相关低碳技术典型项目的碳减排量有的高达数百万吨。如依托等离子体焚烧处理三氟甲烷(HFC-23)技术建设的400吨/年规模装置,年减排二氧化碳当量468万吨;依托HFC-23高温焚烧分解技术建设的500吨/年处理装置,年减排480万吨;应用副产四氯化碳制备含氟单体三氟丙烯技术建设的500吨/年装置,年减排210万吨。

但是,中国化工报记者了解到,这些好技术目前推广比例偏低,如等离子体焚烧处理HFC-23技术和HFC-23高温焚烧分解技术的推广比例低于1%,应用副产四氯化碳制备含氟单体三氟丙烯技术的推广比例也只有5%。

《目录》提出,要通过5年的努力,显著提高这些先进低碳技术的推广比例。其中,等离子体焚烧处理HFC-23技术和HFC-23高温焚烧分解技术的推广比例均要提高到4%,应用副产四氯化碳制备含氟单体三氟丙烯技术的推广比例要提高到30%。

《目录》编制参与者、中国石化联合会节能与低碳发展处处长李永亮在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12年至今,《目录》几易其稿,它的出台对于低碳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为技术开发和应用企业搭起桥梁。同时,《目录》中的技术今后还会不断更新,石化行业里也会涌现出更多的相关技术。

李永亮认为,低碳技术的推广首先要加强认识。应用低碳技术需要投入,但同样可以产生经济效益。从典型项目取得的成果看,一些技术可以较低成本实现碳减排,同时创造经济效益。“我们需要更多像《目录》一样的平台,让社会公众和企业去了解接受低碳技术。”李永亮说。

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理事长方晓骅表示,此前国内更多地强调了节能减排的作用,减排主要是指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减排。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低碳发展,从《目录》来看,非化石能源和碳捕集利用是两个重点领域。《目录》的出台也有利于国际合作,增加了引进先进技术的通道。

另据了解,为支持低碳示范技术的推广,下一步国家有望出台配套的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并将《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与《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合并,发布《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目录》。


化工低碳技术应用案例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HFC-23分解项目

应用等离子体焚烧处理三氟甲烷(HFC-23)技术,建设一套年处理400吨HFC-23的等离子焚烧炉系统。主要设备为等离子焚烧炉、等离子发生器、水洗塔、石墨吸收器、高精度质量流量计等。项目投资1200万元,建设期为12个月。年减排量468万吨二氧化碳,减排成本为1~10元/吨碳。
HFC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工质,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HFC-23排放将产生较大的温室效应。工业领域HFC处理技术主要有辅助燃料加热焚烧工艺和等离子体加热焚烧工艺。等离子体焚烧技术利用等离子体加热产生高温使HFC分解,降低HFC温室效应。目前该技术正在行业内推广,普及率还较低。
HFC-23处理技术的低碳特征明显,减排潜力大,且减排成本低廉。我国作为制冷剂HFC-22的生产大国,其副产物三氟甲烷产量巨大,所以该技术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预计未来5年,该技术推广比例将达到4%,可形成年减排900万吨二氧化碳的能力。

●浙江衢化氟化学有限公司HFC-23废气的焚烧处理项目

应用HFC-23高温焚烧分解技术,新建一套500吨/年HFC-23焚烧炉系统。主要设备为立式液体喷射焚烧炉、尾气净化系统等。项目投资额2700万元,建设期1年。年减排量480万吨二氧化碳,减排成本1~10元/吨碳。
HFC辅助燃料加热焚烧工艺利用燃料加热产生高温使HFC分解,降低HFC温室效应。目前全国约有10个类似HFC-23分解装置开发为CDM项目,均采用国外的技术和设备。目前,该技术已实现国产化,正在行业内推广,普及率还较低。
该技术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预计未来5年内推广比例可达到4%,形成年减排936万吨二氧化碳的能力。

●浙江金华环新氟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00吨三氟丙烯项目

应用基于副产四氯化碳的含氟单体三氟丙烯制备技术,建设年产500吨、年综合利用有机硅行业副产物四氯化碳1500吨的三氟丙烯生产线。主要设备为2000升调聚釜2只,2000升氟化釜4只,2000升脱酸釜2只,各种中间体和成品蒸馏装置7套。盐酸回收装置1套、气体回收装置1套、废水处理系统1套、安全自动化装置(DCS)1套。项目总投资3800万元。年减排量为210万吨二氧化碳。年经济效益1600万元,减排成本为7~20元/吨碳,投资回收期约2年。
有机硅行业在生产有机硅单体甲烷氯化物的过程中,都会产生2%~10%的副产物四氯化碳。随着有机硅单体装置的迅猛扩张,作为副产物的四氯化碳的处理成为一大难题。四氯化碳是破坏臭氧层主要物质(ODS)之一,破坏臭氧层潜力值(ODP)为1.1,对大气臭氧层有较大破坏作用。利用四氯化碳来生产三氟丙烯,不仅利用了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四氯化碳,而且可生产三氟丙烯,进一步制成新型材料氟硅橡胶或含氟农药、医药和其他含氟化工产品。目前,该技术已在浙江、山东省进行了工业示范应用,具备初步产业化规模,同时生产的三氟丙烯已出口欧美等国。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