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智能家居为何外冷内热?足够新鲜却戳不到用户痛点

   2015-02-08 中国家电网2820
核心提示:关于智能家居“外冷内热”原因的讨论有很多,如产品技术创新性不够,难以做到互联互通等。
       去年年底至今,智能家居领域一直在上演互联网企业与家电厂商的“非诚勿扰”。从小米、美的任性牵手,到魅族海尔的幸福结合,再到360和格力的眉来眼去……传统家电企业急于转型触网,互联网企业图谋控制客厅,智能家居成为双方跨界合作的切入点,巨头们的联姻也使得本已就十分火热的智能家居市场再度升温。
 
      然而,不争的事实是,这样的温度并没能有效传递到市场中,企业的热情以及资本的兴奋遭遇到智能家居产品落地难的市场尴尬。
 
  关于智能家居“外冷内热”原因的讨论有很多,如产品技术创新性不够,难以做到互联互通等。但在2014年我们也看到,智能硬件产品集中爆发,家电厂商在逐步搭建平台,巨头跨界合作也在进行智能生态谋划,从理论而言,智能家居广泛普及的基础框架已经搭建起来,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智能家居市场真的会像外界所言在2015年迎来爆发吗?笔者认为不然。从产品上看,无论是智能路由器,还是智能插座、智能灯泡,都是在用智能化的思路改造传统设备,从营销上为产品包裹上了科技的外衣,但同时也陷入了为了智能而智能,为了连接而连接的误区。因为这样的产品除了会给用户带来一定程度的新鲜感外,并不能够解决用户生活中的实际“痛点”,因为谁也不会每天拿出手机打开APP尝试给卧室的灯泡换个颜色。一时的新鲜感过后,便会沦为摆设。因此智能家居产品需要经历从酷炫到实用的转变。
 
    
        随着智能家居产品的增多,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设备间的互联互通,于是苹果推出了homekit智能家居平台,小米与美的合作搭建智能家居生态体系,试图以智能手机为控制中心实现设备间的连接,从而占据智能家居的入口。但这种“划阵营”的站队方式,虽然搭建起了平台,实际上也将其他手机企业和家电企业排除在外,这样的平台仍然摆脱不了“帝国模式”,难言真正开放。
 
  此前智能路由器曾肩负着智能家居入口的重任出现,但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如今,智能手机又同样被手机厂商寄予厚望。对此,笔者认为,手机作为唯一智能家居的入口可能只是手机企业的一厢情愿。因为无处不在的感应器以及物联网才是智能家居进化的方向,手机更多的工作应该是收集各种数据,并传递给智能家居平台供各个设备”学习“,所以手机会成为智慧家居的一部分,但将更多扮演参与者而不是控制者的角色。
 
  无论怎样,智能家居普及的关键还是应在深刻洞察的基础上,推出能够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的产品。此外,智能家居市场多种品牌共存,产品也更为分散,很难出现一款单品支撑起完整的智能家居体验,因此需要产业链携手,抛弃所谓的“帝国心态”,加强产业合作,共同搭建开放合作的智能家居平台和体系,方能实现突破,加速智能家居在我国的发展。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