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广东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激活LED大市场

   2014-08-26 中国节能网80
核心提示: 光伏与LED都是各国争相发展的新能源。中国光伏产业九成的市场在外,一旦被欧美市场竖起贸易障碍就会遭遇灭顶之灾。这也对LED产业敲响警钟——这种新光源纵有高效、节能等千般好处,但如果不被国内市场所认识和接受,则随时会有致命的危机。

合同能源管理应用模式:由承担项目改造的企业先出资金、技术、设备和服务,然后从节省的电费中逐年回收投资。

6月4日,欧盟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反倾销关税,去年美国也作出同样裁决。这对已深陷行业“寒冬”的中国光伏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那么,广东正在大力发展的LED产业会不会遇到同样的命运?近两天,笔者走访了我省多家LED企业,却发现风景这边独好,各家负责人正为大幅增加的订单而奔忙。

光伏与LED都是各国争相发展的新能源。中国光伏产业九成的市场在外,一旦被欧美市场竖起贸易障碍就会遭遇灭顶之灾。这也对LED产业敲响警钟——这种新光源纵有高效、节能等千般好处,但如果不被国内市场所认识和接受,则随时会有致命的危机。

去年5月,省政府出台了一项重大的主导措施:3年内在全省公共照明领域全面普及LED照明产品,并且在全国率先推介了合同能源管理应用模式。所谓合同能源管理应用模式,即由承担项目改造的企业先出资金、技术、设备和服务,然后从节省的电费中逐年回收投资及取得利润,客户则在合同结束后无偿得到有关的照明设备和节能效益。这为在公共照明领域应用LED扫除了最大障碍。

搬开改造的头号障碍

LED对于传统照明概念是革命性的产品,其在应用过程中必将遇到人们消费习惯和利益格局的壁垒。省科技厅副厅长叶景图说:“政府在产业发展的初期出手,来引导培育市场是很有必要的。要达到这个目的,这并非发几个文件就能奏效,而是要解决许多实际的困难。”

早在2008年,广东省就启动了在公共照明领域推广应用LED的试点工作,到去年3月示范路段超过3000公里,总体节能55%,大幅地节约用煤,并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这种节能和刺激产业的双重效益,极大地振奋了业界、客户及政府部门,于是开展了应用工作的全面推进。

然而,路灯改造工程如果在全省普及,需要改造的路灯总数多达200万盏以上。而且,LED相对普通灯具成本明显较高,改造资金至少要超过60亿元。这笔巨款无疑是改造工程的头号障碍。

一些地方之前摸索实施的应用推广模式,给了省政府一个启示。即东莞、中山等地以省重大专项资金为引导,探索“企业 用户 银行”的商业模式,化解了资金这一改造工作的最大难题。

因此,广东省政府去年5月提出在全省公共照明领域普及LED照明产品的同时,印发了《广东省推广使用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当中要求各地市政府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为核心,以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支付节能收益为杠杆,建立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协同分工、配套推进的LED照明产品推广应用工作体系。

省政协委员、勤上光电公司董事长李旭亮说:“广东省政府在全国率先从路灯方面先推广应用LED,而且实施了这种创新的合同能源管理推广模式,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合力。这就好比政府出豉油,企业出鸡,主要利用社会资金做一席大宴。除了能够达到节能的效应之外,LED的市场和产业双双发展。同时,广东的龙头企业在这个过程成长了,有实力去与世界强手拚更大的市场。”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