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今后保障房须按绿色建筑标准建设

   2014-10-22 中国节能网690
核心提示:拓湖保障房将成我市绿色建筑小区试点
    拓湖保障房将成我市绿色建筑小区试点
    该小区室内将首次设室温调节和热计量设施
    拓湖保障房将力争建成绿色住宅示范小区
    今后,市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将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规划、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按照同一标准规划、建设的还包括机关办公建筑、公益性建筑及单体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根据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6类指标组成。绿色建筑分3个等级:总分45-50分为一星级,达到60分为二星级,80分为三星级。
    记者本周从市建设局了解到,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及住建部启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以及自治区住城建厅、自治区发改委有关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规划部署,我市绿色建筑标准的推行将分步实施。
    我市首批试点项目包括拓湖保障性住房小区及华为云计算A2办公楼、西南科技园捷胜大厦。其中,拓湖保障房将力争建成绿色住宅示范小区,后两者将达到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
    据介绍,建成后的拓湖保障房小区,绿地率将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平方米,室内设置室温调节和热量计量设施,采用节水设备,节水率不低于8%,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等。
    “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有利于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缓解资源能源供需紧张矛盾;有利于降低社会总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有利于促进建筑产业优化升级,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提高建筑舒适性、健康性,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市建设局勘察设计科科长鲁旭斌说。
    从今年起,市建设局将对绿色建筑的建设进行监管。对施工图审查不合格或未按要求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不予办理施工图审查备案和发放建筑工程施工许可。
    节能住宅值得期待
    ● 刘青惠
    今后,我市的保障房须“绿色建筑”标准规划建设,这在我市住宅建设的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文中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我市将兴建首个绿色住宅示范小区,其中,将配套建设室温调节和热计量设施。
    这一消息令人振奋。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节能基本意味着节水、节电,对这两者的控制也并不难——日常用毕,关紧开关,水、电即停。家里长期无人,只要闸门紧闭,自然不会计量而产生费用。
    而供暖却不是这样。供暖所需的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会越用越少;作为西北高寒地区,一年中,足足半年一刻不能停暖,也使得我市供暖的能耗和费用更高。同时,我市并未启动家庭独立温控装置,也使得“节碳节暖”的理念只能停留在供暖企业层面。
    这也使得这样一些怪现象的出现——每到冬天,一些家热得只能穿着背心、开窗户,一些家却冷得须裹被子。更何况,每个家庭有自己喜欢和适应的温度,供暖企业经由管线释放出同一个标准温度,未必人人满意。
    每户家庭能实现冬季独立控温,在外地的一些地方早已实现了这一功能。
    几年前,配备了温控器的壁挂炉刚出现在我市时,许多市民因习惯于集体供暖及不熟悉使用技巧等原因而怨声载道,但这几年的强市论坛和日报热线中,却已很少听到这方面的投诉和抱怨。这固然与壁挂炉的日渐普及相关,但也与它可以根据自家情况节约供暖支出不无关系。
    说到底,节暖、节能、节约费用,利国也利民。前提是,房屋建设之初,有这个想法、下达了这项要求,安装了一些设施。
    我们相信,“绿色”规划下的拓湖保障房是一个全新起点,它十分值得期待。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