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节能环保市场广阔 提升技术是关键

   2011-03-07 中国经济时报2910
核心提示: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并拥有一批较为成熟的常规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如节能领域的高炉炉顶压差发电、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纯低温余热发电等技术,环保领域的炉排炉垃圾焚烧发电
   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节能环保产业的前景让企业家普遍“非常有信心”。
   “从国家政策对节能行业的支持力度来看,2010年已经明显大于2009年。2011年,节能行业会延续2010年的良好发展态势,节能服务行业的服务能力将继续增强。”北京理想伟业节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彬彬对本报记者说。
   北京海林节能设备股份公司董事长李海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看好市场前景。在他看来,“十二五”建筑节能将朝着建筑节能总体解决方案的实施及总体运行效率考核的方向发展,如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太阳能与其他能源的有机结合和有效运行等。
   目前,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并拥有一批较为成熟的常规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如节能领域的高炉炉顶压差发电、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纯低温余热发电等技术,环保领域的炉排炉垃圾焚烧发电、污泥干化发电等技术。
   财富证券分析师邹建军曾对媒体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环保投资将达3.1万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两倍左右。在政策推动下,预计“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产值可达2万亿元。
   随着节能环保产业的迅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步出现,例如: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但是产业集中度低;产业体系整体上处于国际分工中下游;产业竞争力不足;行业相关技术或产品标准的缺失、产业发展与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等。
   例如,我国1500多个污水处理厂分散在近千个运营主体中,业内前三名企业的集中度仅为6%,远低于发达国家40%以上的行业集中度;垃圾焚烧发电日处理能力过1万吨的企业仅有5家,行业集中度不足8%,远低于发达国家30%左右的行业集中度。
   再如,我国是全世界第一大照明光源和灯具生产商,但主要生产中低端产品,约占全球18%的市场份额,整个行业的大头被欧美日等少数几家上游公司拿走。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编写的《2010中国节能减排产业发展报告》指出,目前节能环保企业普遍缺乏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节能环保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少,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低,对产业链拉动效果不明显,长远发展受制于国外。“提升节能环保技术水平是发展这一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关键。”
   朱彬彬建议,积极培养节能环保产业的优秀人才;银行、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大力支持节能环保产业;节能环保企业主动与国际企业接轨,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和资金,做大做强。
  “要制定或完善行业内相关技术和产品的标准,加大对于建筑的能效评估及奖惩力度,鼓励支持建设节能建筑。此外,政府应该多深入优秀的企业了解节能技术及企业实力,以便对行业进行正确引导。”李海清说。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