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中国服装制造业面临前后夹击 是挑战也是机遇

   2015-03-03 中国纺织网2650
核心提示:非洲或许是纺织服装行业的最后一块“价值洼地”。这一切源于全球其它服装市场的日益饱和以及膨胀的各种企业成本,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非洲或成纺织服装行业最后一块“价值洼地” 
 
      非洲或许是纺织服装行业的最后一块“价值洼地”。这一切源于全球其它服装市场的日益饱和以及膨胀的各种企业成本,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与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相比,东非国家除了劳动力廉价以外,把服装运输到欧洲或美国的费用更低。此外,2000年非洲国家与美国签订了特殊贸易协定,美国服装进入非洲市场是免税的。随着非洲当地棉花产业的发展,可以采购本地资源进一步降低成本。 
 
      编辑点评 
 
      当下,中国服装制造业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正在消失。而追逐利润的资本已经适应了“候鸟式”的生活,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进行产业转移早已成为国内外服装品牌的习惯性选择。一方面,更低的劳动力成本地区比如越南、印尼、孟加拉、非洲正在按照原来的轨迹,引导着劳动密集型服装产业转移的方向。另一方面,国际品牌在向东南亚国家转移产能的同时,不少时装品牌也在本土周边发掘合适的供应商,西欧周边不少国家正成为新的时装制造中心。 
 
      中国服装制造业面对前后夹击,该何去何从?不可否认,中国制造业仍然具备强大优势,中国在3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积累的制造业产业链以及劳动力素质仍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服装制造业的转移对于中国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这样的困境能有效的推动中国产业提升和经济转型,减少对海外市场依赖。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