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环保产业的“两会”热度应该常态化

   2015-03-04 中国经济时报2340
核心提示: 环保作为备受关注的公共议题,近年来一直是全国“两会”的热门,今年也不例外。目前,2015年全国“两会”大幕拉开,无论是公众还是市场都对环保议题寄予厚望。笔者以为,环保问题不能仅是“两会”热度,更需要把这种热度日常化、常态化。

环保作为备受关注的公共议题,近年来一直是全国“两会”的热门,今年也不例外。目前,2015年全国“两会”大幕拉开,无论是公众还是市场都对环保议题寄予厚望。笔者以为,环保问题不能仅是“两会”热度,更需要把这种热度日常化、常态化。

环保的“两会”热度大致表现为三个方面:社会公众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两会”代表委员对环保的热议度、环保主管部门对环保问题的重视程度。以往“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话环保已经成为风尚。根据笔者此前的接触和了解,今年依然会有不少代表委员就环保问题建言献策。与此同时,环保部部长近年来总是“两会”必不可少的焦点人物。环保问题成为焦点的背后,一方面说明社会公众环保意识在提高;另一方面凸显出全社会对环保问题的忧虑。

在任何经济现象面前,资本总是嗅觉最灵敏的。按照以往的情况,资本市场常于“两会”期间炒作环保板块。2015年春节过后,A股环保板块已经连续上涨。受“两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3月2日,申万环保工程25家上市公司全部飘红。据笔者统计,该板块个股涨幅均在2%以上,有17家涨幅超过5%。收盘时,博世科、国电清新、东江环保涨停;天壕节能、龙马环卫涨幅超过9.6%,盘中一度涨停。环保炒作之风已然再次兴起。

相对而言,过去一年,环保行业的增长态势明显。截至3月2日,据笔者对申万环保工程25家上市公司的统计,除首创股份、高能环保、桑德环境、中材节能、创业环保、龙马环卫、天壕节能和博世科外,其余17家公司均已发布2014年度业绩快报公告。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看,11家公司较上年同期增长,3家持平,3家下降。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政策力度和市场预期,都使得环保行业被看好。

环保行业为什么会被资本看好呢?笔者以为,从根本上看是由于环保是一块洼地,换而言之,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严峻。这从历任环保部长的言论和环保事件中就可以看出。

从1987年以来,我国环保主管部门的最高行政官员已历经四任,分别是曲格平、解振华、周生贤和陈吉宁。陈吉宁是在2015年1月从清华大学校长的位置上调往环保部,并于2月开始担任环保部部长。2006年,一场十多年未遇的沙尘暴席卷了北京之后,曲格平说:“25年来,我们的环境指标从来没有完成过,大体上我可以说这个话,从来没完成过,但是这个话没有人讲啊。”2005年,时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正部级)局长的解振华因松花江环境污染事件辞职。2013年7月,时任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一场报告会上曾经无奈地说:“我听说世界上有四大尴尬部门,中国的环保部就是其中之一。”环保部部长们的焦虑,凸显出环保工作的复杂性、环保工作任务的艰巨性。

2015年全国“两会”将是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首次直面全国公众。事实上,从近期的活动看,陈吉宁也是“蛮拼”的。3月1日,上任伊始,陈吉宁召开的第一个座谈会就是向新闻界问计环保,请媒体“炮轰环保部”。一天以后,环保部通报,据不完全统计,新《环保法》生效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实施按日计罚案共15件,个案最高罚款数额为190万元,罚款数额达723万元。同时,陈吉宁明确要求建立微信举报平台,动员全社会力量与环境违法行为作斗争。

无论是社会公众、投资领域还是环保部门的重视程度,环保产业的“两会”热度已经再次被点燃。环境污染问题引起重视,将推动政府后续加大治污力度,不过,环保不是一蹴而就,绝大部分工作也并不在“两会”期间完成,这就需要更加常态化的机制,将环保的“两会”热度变成日常热度。目前,“最严环保法规组合拳”正在形成,环境执法监管力度明显加大。除了“两会”期间,我们更需要在“两会”之余,保持环保热度,才能加快环境问题的解决。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