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马誉峰代表谈“光伏扶贫”:一举多得好事 尚需突破障碍

   2015-03-09 中国节能网2100
核心提示:谈起“光伏扶贫”作用,来自我国“光伏之城”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北保定市长马誉峰如数家珍。但他认为,现实推广中尚存在三大“拦路虎”有待搬开,才能促进光伏扶贫真正又好又快发展。
      扩大光伏产品国内需求,优化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治理雾霾,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谈起“光伏扶贫”作用,来自我国“光伏之城”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北保定市长马誉峰如数家珍。但他认为,现实推广中尚存在三大“拦路虎”有待搬开,才能促进光伏扶贫真正又好又快发展。
 
      光伏产业是我国为数不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朝阳产业,保定拥有英利等全球知名的光伏产业巨头。去年10月,国家能源局与国务院扶贫办印发通知,决定在安徽、河北、山西、宁夏等6个省区开展光伏扶贫试点工作。
 
      “这一政策将扶贫开发与光伏应用有效结合,前景广阔。”马誉峰说,目前光伏扶贫主要有光伏上山、光伏下地、光伏入户3种模式,即通过建设山地光伏电站、农业大棚棚顶发电和屋顶分布式光伏实施。河北山场、农业大棚都不少,3种模式都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然而,现实操作中,一些障碍和问题亟待解决。马誉峰说,政府和企业对“光伏扶贫”积极性高,但农村认知程度不够。尤其是农光互补和家庭分布式光伏扶贫模式,不少农民对光伏设施发电量、收益和补贴力度心存怀疑,让其一下子拿出几万元装个光伏电站暂时无法接受。
 
      此外,土地、林业、电力等部门规划不统一,也增加了光伏产业发展难度。例如,同一块地,国土规划为未利用土地,林业规划就是宜林地。光伏产业发展与电网规划建设时间上错位,未能有效衔接,也导致电网接入审批困难。
 
      马誉峰建议,国家应完善光伏扶贫补贴政策、规划衔接等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因事而异,使之更具操作性、针对性。河北雾霾频发,扶贫任务艰巨,在光伏电站建设等方面不应设定发展规模上限,更好助力扶贫和减霾。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