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孟庆强:打造坚强西南电网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015-03-09 国家电网报2220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大做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也对能源供应和清洁发展提出更高要求。重

党的十八大做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也对能源供应和清洁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重庆是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大局中地位重要。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部主任孟庆强认为,重庆市内一次能源无法自平衡,自身电源装机容量有限,迫切需要优化和健全市外电力输送通道,应加快特高压入渝步伐,实现“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构建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保障体系,更大范围地消纳外来电力,减轻环保压力,实现绿色清洁发展。

孟庆强认为,规划建设西南特高压电网入渝,可有效保障重庆能源长期供应安全。根据重庆能源发展规划,2020年、2030年重庆最大用电负荷分别为3010万千瓦和5000万千瓦。但网内装机受宏观政策、建设进度、煤炭供应、来水情况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加之现有川渝外购电通道已饱和,在不考虑外购电的情况下,初步测算自身电源与电力需求之间,2020年、2030年分别存在约600万千瓦和1200万千瓦电力缺口。总体看,重庆市中长期面临外购电通道和渠道“双缺”、时段性缺电与富余并存的局面,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川藏水电资源丰富,总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技术可开发容量2.6亿千瓦,是我国主要水电基地之一。重庆地处西南,具有消纳川藏水电的独特优势。按照“建设大基地、融入特高压、建立大市场”的新能源发展方向,建设西南特高压电网,加大川藏水电入渝,将有效促进能源资源集约开发和大范围优化配置,既能弥补重庆电力缺口,又能满足川藏水电送出需要。

孟庆强说,规划建设西南特高压电网入渝,也能有效缓解重庆环境压力。重庆地处盆地边缘,空气湿度较大、流动性差,不利于污染物自然净化,环境承载空间有限。煤的运、储、用等各环节造成多重大气污染,是导致重庆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西南电网规划方案,四川与重庆之间将规划建设两个通道4回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线路,并在重庆规划两个落点,川渝通道规划最大输送容量可达2000万千瓦左右,能与重庆自身电源有效互补,灵活消纳四川清洁水电,实现可持续发展。按外购200万千瓦清洁水电测算,重庆预计每年可替代燃煤417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4万吨、氮氧化物1.27万吨、烟尘0.27万吨,从而缓解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问题。

孟庆强认为,规划建设西南特高压电网入渝,有助于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均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特高压等先进输电技术。目前,特高压技术已日臻成熟,国家电网已先后建成的“三交四直”七个世界上电压最高、容量最大、技术领先的特高压交、直流工程,一直保持安全运行,全面验证了特高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

重庆作为能源输入地区,迫切需要构建以特高压为支撑、各电压等级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规划建设西南特高压电网入渝是重庆电力发展的必然选择,将有助于增强电网抵御重大灾害能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确保重庆电力可靠供应。

由此,孟庆强说,加快规划建设1000千伏西南特高压电网入渝,对保障重庆中长期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既可缓解重庆环保压力,又可满足川藏水电送出需要。他建议将1000千伏西南特高压电网入渝纳入国家“十三五”能源电力发展规划,尽早同意开展前期工作、启动工程建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