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张庆辉:“变革”和“创新”是中国时尚产业的常态

   2015-03-25 中国纺织网3180
核心提示:3月23日,在中国国际时装周开幕前夕,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庆辉接受了采访,分析了中国时尚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对如何在发展中展现中国文化标签和掌握世界时尚话语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3月23日,在中国国际时装周开幕前夕,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庆辉接受了采访,分析了中国时尚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对如何在发展中展现中国文化标签和掌握世界时尚话语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本土时尚的壮大与发展需要大产业全社会的关注与积累
 
  近些年,中国本土时装周上的设计师作品在引领潮流、定位市场等方面还没有表现出能够预测和左右市场的时尚话语权。
 
  张庆辉坦承,这种问题确实存在。目前国际时尚话语权还掌握在欧美人手里,想要改变这个局面,不能单靠一个机构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欧美人掌握时尚话语权是由于过去一个多世纪西方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长期发展积累的成果。
 
  对于中国的时尚产业而言,目前还处在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超越的过程中,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时尚产业正在缩小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尤其在二十一世纪,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意识不断提升,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中国人开始对民族原创和具有中国时尚元素的产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自豪感,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影响到了国外的消费者。
 
  张庆辉认为,掌握时尚话语权需要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最核心的是要依靠文化自强和文化软实力,只有文化软实力增强,才能实现中国时尚产业在全球时尚界中讲话的份量。
 
  “我常看到人们在谈论巴黎和米兰,他们的时尚背后其实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通过时装周这样的形式,将国家在文化方面的影响力渗透给其他国家,形成所谓的时尚影响力。”张庆辉介绍说,欧美时尚产业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体系,中国要想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时尚影响力仅靠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和中国国际时装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各界的力量去关注、支持。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时尚消费方面已经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市场,张庆辉认为中国时尚产业在这样大的背景下会有更好的作为。
 
  中国时装产业体系应该更加成熟、更有作为
 
  谈到中国的时尚产业,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中国国际时装周作为展示中国时尚产业的重要窗口,作为引领中国时尚产业发展的重要舞台,和巴黎相比,在场次、媒体和买手方面要远远落后于对方。
 
  “这是事实,这个事实恰恰反映了中国时装产业体系的不成熟。这种不成熟也造成了目前我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够,但就时装周组织本身而言,所呈现的媒体、设计师和买手之间互动关系,是没有差异的,差距是什么呢?是以时装周为龙头和依托的整个时尚产业的成熟。”张庆辉说。
 
  过去中国的服装产业,是以出口为导向,整个产业的组织形式是建立在出口的基础上,随着中央对服装纺织产业的定位发生转变,开始以出口转向内需,转向内需毫无疑问是要拉动消费。
 
  “在目前的产业发展阶段,我们和西方是不同的,西方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产业体系,那么中国的时尚产业还处在一个从发展到逐步成熟的过程,我们处在产业的转型期,如果孤立地去拿时装周和时装周做对比,是不客观的。”张庆辉说。
 
  “变革”和“创新”是中国时尚产业的常态
 
  中国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改革开放从1978年到现在的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个行业都在不断地适应社会转型期的变化,时尚产业也不例外。
 
  “在变革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创新,中国的时尚产业在过去的30多年里,经历了可能是西方一个世纪、甚至是两个世纪的变化,”张庆辉说,“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新鲜的事物,要适应新的挑战,中国国际时装周也是如此,它是一个全面反映中国时尚产业发展的窗口,浓缩了很多元素,所以这种变革和创新已经融入到我们的血液里,面对市场带来的机会和挑战,这样的变革和创新是常态。”
 
  当下如何去适应这种变革,如何适应消费转型,是每一个中国时尚产业人士需要思考的课题。
 
  张庆辉提出了他的看法:“首先还是要回归本源,从产品的品质和设计上去适应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地探索,过去是以产品为纽带联系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随着消费方式的转型,现在我们要把产品转化为以产品为载体来体现整个服务的价值,这里面需要好的设计和创意,需要传递的是设计师的审美和价值观,这就需要整个服装产业不断去思考。”
 
  “新中式”背后是中国文化的自强与繁荣
 
  2014年,“新中式”借助APEC会议席卷了整个时尚产业,在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软实力。
 
  “我认为这背后的意义就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所展现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中国在不断地融入世界,世界也在不断的了解中国,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去适应世界通用的价值观,比如说在时尚领域里所谓的‘时尚标准’,随着我国文化自觉的增强和时尚消费市场的扩张,受到了世界的重视,而能够体现中国元素的时尚符号的产品就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中装恰恰反映了这个现象,通过对传统的工艺和文化元素的运用,表达了中国设计师和中国时尚产业的自信,我希望能够以此为契机,使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在世界时尚产业的发展中发出强而有力的声音。”张庆辉说。
 
  “新中式”的概念在本届时装周上也将有所体现,中国国际时装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时装周,在过往历届时装周里,有很多中国元素、中国符号的产品和设计师的出现,得到了时尚界的认同,即使有着西方教育背景的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将东方美学的思想代入服装的细节和精神中。
 
  张庆辉对中国国际时装周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和信心,他期待中国国际时装周在伴随着中国时尚产业发展和中国服装产业转型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健康、有活力,为中国的自主品牌和本土设计师的成长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为中外品牌和设计师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