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陈吉宁:将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进行到底”

   2015-04-01 中国节能网1550
核心提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指出,“从国际经验和‘APEC蓝’实现的过程来看,治霾是可以做到的,但不能靠老天,需要付出额外努力。每个人都是雾霾的受害者,每个人也是雾霾的制造者。
  雾霾、污染、PM2.5是时下人们高度关注的热词。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指出,“从国际经验和‘APEC蓝’实现的过程来看,治霾是可以做到的,但不能靠老天,需要付出额外努力。每个人都是雾霾的受害者,每个人也是雾霾的制造者。只有每个人不做‘旁观者’,才能加快实现‘蓝天常在’的梦想。”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道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强化思想引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引导,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建设生态文明,思想引导是关键。学校教育是开展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生态德性伦理的直接途径。必须抓牢学校教育这个主阵地,把加强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将生态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到具体管理的各方面,构建不同维度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使其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点滴渗透地筑牢青少年思想防线,培养青少年生态德性。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校园网等多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生态保护常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积极营造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青少年生态文化认同和生态发展意识,增强青少年生态文明责任感。要督促青少年自觉加强生态文明理论知识学习,不断完善生态文明理论知识结构,能够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生态文明意识内化为一种道德良心,外化为一种道德自觉。
 
  强化环境教育。环境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激励、引导、审美等育人功能,优美的环境更有利于青少年生态德性塑造。加强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必须积极推进生态校园建设,注重在物理空间意义上对校园进行生态发展规划,加强节能减排,校区、生活区垃圾实现分类堆放、处理;实验室的废水、废气净化处理后排放;降低办公、教学、生活等环节的能耗;倡导师生文明消费、绿色消费、低碳消费等,最大限度做到资源循环、可持续发展,促进节能型、生态型、开放型、创新型校园环境建设,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要重视校园环境建设,校园内合理种树、植草、栽花、立景,妥善设置楼、亭、廊、榭和喷泉、水池、山石、雕像等景观,让校园内曲径通幽的小道,巍然挺立的塑像,美观雅致的长廊,启迪心灵,陶冶情操,成为青少年生态教育的直观教材。还要注重在校园文化上倡导和培育一种全新的生态文明价值观,积极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生态知识普及活动,使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增强生态文化认知,培育生态道德情感。
 
  强化社会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个认识世界的问题,更是一个改造世界的问题。加强青少年环境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积极动员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创建一批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为青少年提供了解自然、深入社会、接触生态保护工作的实践场地。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实践基地参与性和互动性强的优势,积极打造“第二课堂”,帮助青少年走向产学研结合和生态文明行动的第一线,使青少年在直观形象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中拓展视野,丰富认知,砥砺品质。同时,要注重发挥各类学生自治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发动学生团体以弘扬生态文明为宗旨,积极开展保护水源、植绿护绿、环境监护等生态保护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环境意识,培养科学精神,并通过青少年的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其他社会人群,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强化法治保障。生态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环境保护的问题,它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解决生态问题,保护生态环境,仅依靠教育的、科技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远远不够,必须依靠法治的手段来保障。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另一方面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引导青少年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调动青少年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监督的积极性,弘扬法治文化,传播法治理念,维护生态权益。
 
  万丈高楼平地起,夯实根基是关键。青少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潜力股”,抓好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就抓住了生态文明发展的未来。返回光明网首页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