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城市供热节能技术潜力巨大体制机制改革滞后

   2014-02-12 www.cnfol.com1590
核心提示:目前,城市供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体制机制改革滞后,节能缺乏内在动力。北京采暖用户由单位缴费的供热收费体制与现行经济体制相悖,造成用户缺乏内在节能动力,供热系统节能与计量改造难以推进;另外,非企业化管理体制,单位包烧与市朝供热运行无关
目前,城市供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体制机制改革滞后,节能缺乏内在动力。北京采暖用户由单位缴费的供热收费体制与现行经济体制相悖,造成用户缺乏内在节能动力,供热系统节能与计量改造难以推进;另外,非企业化管理体制,单位包烧与市朝供热运行无关,使供热管理人员缺乏节能与节能改造的动力。

 
   城市供热节能技术潜力巨大体制机制改革滞后
    
其次,是历史问题欠账严重,设施老旧年久失修。北京供热已有50多年历史,由于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热价没理顺,欠费问题严重等历史原因,供热设施投入不够,设备老化严重,跑、冒、滴、漏等浪费热能现象突出。

根据最新统计,目前,北京市还有5168公里的管网设施以及24037公里的户内立管亟待更新改造,涉及热供面积2亿平方米。

再次,目前我国供热行业的传统观念、落后模式、老旧系统以及企业壁垒已严重制约了行业的技术进步与事业发展。供热行业节能现状与国外差距很大。“北京建筑节能潜力在60%左右,供热系统节能占35%左右,行为节能占7%左右,北京市50%的供热系统面临着系统节能和设备升级改造。”郭维圻说。
    
除了上述原因,企业管理基础薄弱,队伍素质也亟待提高。在北京市1547个热供单位和3882处热供锅炉房中,85%以上是由单位后勤部门管理的,掌控着近40%的热供资源,这种后勤式非企业化的运行模式,造成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中小热供单位管理粗放、效能与服务低下。在57%供热一线员工中,60%是外地季节工,这部分职工流动性大,基本技术技能、服务意识、管理能力与先进设备、安全运行、节能降耗、服务质量要求差距较大。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