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张掖山丹县东乐镇发展高效节水现代农业纪实

   2015-04-07 中国甘肃网 作者张洋1960
核心提示:建成97座设施葡萄大棚,筹资7500万元新建高标准奶牛养殖场,引进万亩油用牡丹种植及产品深加工基地……龙首山下的山丹县东乐镇,激活了发展高效节水现代农业的强劲引擎,呈现出产业蓬勃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农村新图景。
  建成97座设施葡萄大棚,筹资7500万元新建高标准奶牛养殖场,引进万亩油用牡丹种植及产品深加工基地……龙首山下的山丹县东乐镇,激活了发展高效节水现代农业的强劲引擎,呈现出产业蓬勃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农村新图景。
 
  开源节流,直面困境探索发展新路径
 
  “当时15亩地只有5亩能浇上水,只能去新疆打工啊!现在有水了就回来了,又承包了15亩地,还在后院养了80多只羊,日子是越来越好了!”返乡务农的五墩村村民马彪说。
 
  五年前人均保灌面积不足1亩,10个村行政村常住人口只有40%左右。“引水止渴,迫在眉睫”。该镇党委、政府把“节水兴农”列在了基本发展思路的首位。向上争取、群众自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一系列农田水利项目落地生根。
 
  “东乐南滩地下水厚度为30-60m,每年超采117%,持续开采10年即有可能完全消耗……”2014年,一份为东乐南滩所做的地下水资源评估报告显示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为此,该镇从去年起配合县水务局先后实施了的山羊堡滩河西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西屯村2500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城西村土地开发项目和西屯村土地出让金高效节水项目等一系列节水基础工程,涉及投资3630万元,踏出了发展高效节水现代农业的关键一步。
 
  与此同时,该镇紧抓双联行动,整合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等项目资金,多个渠道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在补足缺水短板和改善民生福祉上,东乐镇走上自己的节水兴农之路。
 
  有的放矢,抢抓机遇富民产业培育结硕果
 
  “面对政策叠加黄金期和加快发展的强势期,急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把上级政策真正转化为造福东乐群众的真金白银。”镇党委书记吴多恭说。
 
  去年以来,该镇实施了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招聘村级农技员5名,建成科技示范点8个,选聘科技特派员10人,推广新品种10个、新技术2项,科技兴农成为了该镇农业生产的一大亮点;全镇特色种植业稳定在1.9万亩,流转土地1.2万亩,订单农田占播种总面积的60%以上;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10个,规模养殖场增加到18个,设施养羊存栏量可增加到7.2万只、年出栏量4.6万只……富民产业培育多点开花。
 
  同时,该镇着力实施新型农民提质培育工程,实现了群众向土地和市场要效益并举,增收渠道不断拓宽了良好局面。去年以来,开展务工技能培训47场次,培训劳动力4300人次,输出劳动力7600人,劳务收入达到1.6亿元。
 
  统筹推进,促进生态社会效益双丰收
 
  “今年全镇节水富民产业培育项目密集,主要的3个大项目集中在南滩和北滩两个水源地周边,项目实施给改善生态环境和转变群众增收方式带来了契机。”镇长赵文成介绍。
 
  目前,落户东乐南滩、计划投资5亿元,分三期建设的年存栏1万头肉牛、周转出栏10万只肉羊的张掖沅博集团祁连牧歌现代生态科技农牧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已与县上达成协议,将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促进土地集约流转种植饲草,降低农户种植风险,吸引群众就近务工,实现与群众的互利共赢。
 
  同时,去年引进的万亩油用牡丹种植及产品深加工基地已进入试种阶段,将采取间作套种牡丹、核桃、杏子等经济作物的立体种植模式,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积极打造产业延伸链,收购和自产并举,提高土地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