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

   2015-04-07 商洛日报3050
核心提示: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不仅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还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有着直接影响。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不仅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还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有着直接影响。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研究交通运输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对策,建设节约型交通、发展交通循环经济,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交通运输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记者:燃气汽车具有环保、节能、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推广燃气汽车是缓解大气污染、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我市推广燃气汽车促进节能环保工作进展如何?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

周三启:我市交通运输系统以“市主城区公共交通新能源车替换”和“市主城区出租新能源车推广”两个绿色交通重点项目为抓手,逐步实施主城区公交车加装天然气燃料、市区出租车加装、更新天然气燃料车辆,限制和淘汰了技术等级低、能源消耗大的车辆,禁止排放不达标、尾气污染严重的车辆从事营运。积极推广节能、环保型车辆,鼓励农村班线营运企业使用经济适用型车辆,城乡公交客运企业使用环保型车辆,长途客运线路和旅游车辆使用中高级车辆,鼓励车辆加装动能回收系统,推广混合动力和电动车等新能源车替换。截至2014年底,商洛市区319辆出租车全部更新为节能环保型燃气车,103辆公交车中,更新燃气车辆48辆,绿色环保车辆占46.6%。经测算,绿色交通重点项目的实施,年可减少氮氧化物0.3万吨、一氧化碳1.25万吨、颗粒物0.02万吨的排放。

据有关部门测算,在商洛市区,一台出租车运行一天,使用92号汽油约需30升,燃油费约180多元,而使用液化气约需28立方,燃气费约120元,可节约60元。减少一氧化碳排放80%,碳氢化合物减低60%,氮氧化合物减少30%,苯、粉尘减少100%,噪音降低40%以上。这样,一年下来既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起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根据各条公交线路上车辆的经营使用年限,随着车辆的到期更新,再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全市公交车全部更新为节能环保型车辆。

记者: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服务等环节和领域,是如何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

周三启:交通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交通增长模式。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就是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走高效率、低消耗、低排放的发展路径,它是交通运输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业的必由之路。建设优质工程,持久使用交通资源。例如,适度增加路面厚度是提高公路工程耐久性最为有效的途径,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加强全过程质量控制,铸造精品工程。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在路面材料类型的比选中,因地制宜,路基筑路材料,可利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沥青路面改建可利用冷再生技术。重视公路养护特别是预防性养护。利用铣刨的面层料等固体废弃物,作为沥青路面日常养护料,实现资源节约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加大了施工机械装备技术改造、更新,推广高效节能机电产品、太阳能供电显示标志和工艺先进的施工加工设备。在沥青生产中,应用了乳化沥青技术,淘汰老旧沥青加温设备,采取了导热油局部加温取油技术,节能技术的应用,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记者:积极推进循环再生,集约利用交通资源,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周三启:积极开展废旧路面材料、废弃轮胎、废钢材、工业废料等的综合利用;积极推进道路沥青、水泥混凝土、钢材等废旧建材的循环再生。大力推广矿渣等工业废料的综合利用。在实际交通建设中鼓励对再生资源的应用,制定相应鼓励性经济政策。全面推动交通运输业与其他行业之间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资源的循环再生利用。

加强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尽量利用荒地、劣地,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对废弃道路和施工临时性占地的复垦,不能复垦的尽量绿化;充分利用旧路资源,尽量在原有路基上加宽改造。

加强通道资源的综合规划。通道资源、线位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协调与衔接,统筹规划公路铁路的线位资源,合理利用通道资源。

记者:交通部门在监管营运车辆时,是如何优化运输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

周三启:一是开展燃料消耗达标核查工作。严格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核查,对超过限值标准的车型一律不得进入营运市场。二是严格客运运力审查。对上座率达不到70%的客运线路不再审批增加运力。三是优先发展公交,完善城乡间公交体系,提高公交分担率。

记者:今后交通部门在推动落实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工作中,将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举措?

周三启:实施油罐车辆加装油气回收装置项目,计划到年底前,全市油罐车辆油气回收装置全部安装到位。继续实施油改气工程,不断提高燃气车辆在运营车辆中的比例;条件成熟时,实施营运车辆加装动能回收系统。逐步试点在主城区推广使用电动公交车。在公路建设和养护中不断推广节能环保的新材料及新技术。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