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绿色建筑节能扩张出300亿美元产值 中国成LEED认证前三

   2015-04-11 投资时报 1860
核心提示:风起雾霾散,在这个特别的春天,“绿色建筑”成为开发商争相注入的概念。

风起雾霾散,在这个特别的春天,“绿色建筑”成为开发商争相注入的概念。

在3月24日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提到,近年来中国绿色建筑数量逐年提升,2014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已超过1亿平方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到2015年底,城镇新建建筑绿色建筑标准执行率要达到20%,新增绿色建筑将达3亿平方米。

关于绿色建筑的认证,目前在中国有两套普及率较高的系统,一个是由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导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体系,另一个则是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主导的LEED认证系统。

LEED认证委员会首席运营官马哈斯(Mahesh)3月2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LEED认证系统已经覆盖150个国家。其中50%的业务量是在美国,加拿大目前是第二市场,中国已经成为LEED在全球的第三大市场,总认证面积达1.16亿平方米。

“与五年前的无人问津相比较,这次到中国,很多开发商都在向我们咨询具体的运作事宜。” 马哈斯表示。

目前,USGBC已经推动绿色建筑成长为一个新兴产业,带动了建筑、设计、咨询、评审等一系列的配套产业,产值已经突破300亿美元。

绿色建筑节能惊人

在中国,由住建部主导的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体系是评价国内绿色建筑的通行标准,该体系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六个方面,对公共建筑与住宅建筑分别进行星级评级,三星[微博]标识代表建筑业绿色认证的最高水平。

除了在国内进行绿色建筑星级认证,为了在更广范围获得认可,很多房地产开发商也会将旗下的绿色建筑项目报送美国进行LEED认证。

LEED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是美国绿色建筑认证协会(GBCI)在2000年设立的一项绿色建筑评分认证系统,该系统适用建筑物类型包括新建建筑、既有建筑物、商业建筑内部设计、学校、租屋与住家等。

在中国,进行LEED认证体量最大的是新建建筑。对于新建建筑,该体系将通过永续性建址(Sustainable Site)、用水效率(Water Efficiency)、能源和大气(Energy and Atmosphere)、材料和资源(Materials and Resources)、室内环境品质(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革新和设计过程(Innovation and Design Process)、区域优先性(Regional Priority)这7大指标进行评分。根据最终评分结果的高低,报送建筑物将被授予认证级、银级、金级、铂金级标识(以铂金级为最高级),否则则为未通过认证。

马哈斯表示,筑造绿色建筑并不需要更高的费用,随着市场和技术的成熟,设计和建造的费用会相应减少。而且,绿色建筑可以通过节能、节水、减少营运和维修费用,帮助开发商、投资商、业主省钱,建筑设计中增加的费用也会在合理的时间内,通过节能手段收回。

马哈斯介绍,LEED认证的建筑能够节能24%到50%,降低碳排放33%到39%,节水40%,废弃物减少70%。

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通过认证的建筑,在价值方面会提升3%到7%,租金也会提升3%到5%。LEED认证的新建建筑新增的成本回收大概需要8年时间,既有建筑新增成本7年便可收回。

WELL关注人与健康

   除了LEED认证系统,近日,美国绿色建筑认证协会(GBCI)携手国际WELL建筑研究所(IWBI)正式将WELL建筑标准引入中国。

如果说LEED主要关注的是建筑性能,如节水、节能等指标,那么作为对LEED和中国星级绿色建筑评级系统的补充,WELL关注的则是建筑对人的影响。

国际WELL建筑研究所是一家公益性公司(B-公司),它的使命是通过建筑环境改善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当然,作为美国新兴的公司结构,B-公司致力于保持公众利益与盈利之间的平衡—将私人资本的力量用于更好的目的。

前高盛集团合伙人、国际WELL研究所的创始人保罗·夏拉(Paul Scialla)表示,“WELL认证系统是在2014年推出的,目前已经有40个实验项目,总面积达1000万平方尺。目前,参与调查的有100多项指标,囊括了建筑对人的呼吸、心脏、精神等方面的影响。”

保罗·夏拉介绍说,“这套系统开发花了5年时间,耗资几千万美元,是建筑界、医学界的各种专业人才在一起共同研发出来的。因为需要大量的资金,寻找更好的专家以及技术资源,虽然有大型医疗机构捐赠,但资金量还是不够,因此国际WELL研究所的定位是一家界于盈利与非盈利之间的公益性机构。”

保罗·夏拉表示,WELL是在中国人民寻求改善生活品质、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时期被带到了中国。这套认证与LEED认证在采光等17%的指标上有所重合,更关注建筑中空气、用水以及光线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这也正在成为中国人关注的焦点。未来会通过节能减少运营费用,提高人的健康,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产生衍生品,从行业技术发展等方面推动经济的进步。

在给建筑带来的新增成本方面,保罗·夏拉介绍称,认证会给建筑带来1%到3%的新增成本,认证费用占很小的比例,咨询顾问费、规划设计以及选材方面的成本会占主要部分。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