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澳门立法治大气污染 冀粤港澳联控

   2014-03-04 中国节能网2870
核心提示:随着澳门当地空气污染指数增高,不良天气增多,澳门特区政府启动立法咨询,拟制定重大固定空气污染源排放标准及完善监管制度,改善澳门的空气质量。   

  空气污染不乐观
  
  2013年12月,澳门空气质量极差,小城连续数日出现烟霞,惟气象局近日公布2013年12月空气质量摘要,与前年同期相比,结果触目惊心。去年12月路边站质量指数介乎33至221,此前只是50至137;澳门高密度住宅区为19至189,此前为30至123;凼仔一般性地区为24至187,此前为23至80;路环则由以往的24至63,增加至去年的27至132,整体增幅惊人。
  
  自当局去年实行PM2.5标准以来,澳门空气质量不良日子增加,从数据分析可知,污染加剧已成事实。
  
  澳门环境保护局过去3年间接到的环境投诉个案总数,分别为2010年731宗、2011年851宗及2012年749宗,但当中每年平均约有一半的个案属空气污染方面的投诉。
  
  经分析有关投诉资料,目前对澳门大气环境和居民影响较大以及污染范围较广的固定空气污染源主要包括化工与制药业、工商业锅炉、水泥工业、储油库、发电厂、废弃物焚化炉及污水处理厂等工商业场所。经了解,此类场所大部分仍采用传统或旧式的空气污染防治及处理设施,有部分甚至未采取任何污染控制措施,容易造成污染投诉。
  
  此外,根据顾问研究报告,上述工商业场所排放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及挥发性有机物等空气污染物,整体平均占全澳所有固定空气污染源相关污染物排放总量的60%,污染影响比较明显。
  
  澳区全国人大代表崔世平指出,虽然澳门的空气污染或受区域性影响,香港与珠三角地区两者产生的空气污染比例为1:99,澳门的比例可能更低于百分之一,但澳门所有能源靠内地供给,“只不过将自身造成的污染转移到别人的后花园”。
  
  制定排放标准
  
  综观澳门当前的情况,针对固定空气污染源方面,有关工商业场所的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专门监管的法律法规仍处于空白,因此有必要制订固定空气污染源中有关工商业场所的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法律法规,以完善有关监管制度,才能更好地从法制层面上保障澳门环境质素。
  
  为改善澳门空气质素及保障居民健康,系统性地配合国家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大气污染控制及相关减排策略,环境保护局根据顾问研究报告,制订了此次咨询文本,提出对澳门大气环境和居民影响较大的重点固定空气污染源进行管制的建议方案,包括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监管制度及配套措施等。环境保护局将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最终建议方案和跟进后续立法工作,以逐步落实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环保施政方针和《澳门环境保护规划(2010-2020)》的工作目标。
  
  考虑到以上工商业场所的空气污染物排放量比重及相关的环境投诉情况以及根据顾问研究报告,法案建议按缓急先后之原则,优先针对上述对澳门大气环境和居民影响较大的固定空气污染源进行管制。同时,经分析外地相关经验及澳门的实际情况,法案提出澳门重大固定空气污染源之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其监管制度的建议方案。
  
  由于澳门对于固定空气污染源的空气污染控制方面起步较晚,为提高制订有关排放标准的效率以及配合区域政策及污染联防联治的目的,法案建议澳门重大固定空气污染源的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参考外地标准,并同时建议选取澳门地区及工商业场所目前普遍使用的检测方法进行相对应的污染物排放检测,以增加此次建议标准的可操作性。
  
  至于检测频率方面,法案建议参考邻近地区的一般做法和要求,多以每半年或每年按行业特性进行污染物排放检测,在进行检测后,受管制的工商业场所需向监察实体提交空气污染物排放检测报告,而监察实体亦会对有关工商业场所进行不定期的污染物排放检测。
  
  冀粤港澳联控治理
  
  对于澳门重大固定空气污染源中有关工商业场所的污染排放管制,建议参考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地区等邻近地区的经验,订立关于固定空气污染源的空气污染物排放法律制度,订明受管制的场所、排放标准、设施管理规范、监察机制、罚则、监察实体和过渡规定等。
  
  同时参考外地经验,制订相关排放标准以及确保污染源与敏感受体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以真正有效减低污染源排放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因此,需要完善城市规划和落实分区管理,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估制度,从规划源头控制污染和保障居民健康。
  
  澳门区政协委员吴小丽关注空气污染,认为澳门大部分空气污染物来自临近地区,提议建立粤港澳联合机制,方便监控空气污染;加上国家提倡社会治理,对于如何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活动,冀透过推介澳门社会状况及社团参与社会事务的经验,两地互相参考及借鉴。
  
  作为负责任的区域性市民,崔世平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节能减排,“一己之力虽小,但所有人身体力行,就形成巨大力量。”换个角度,应对空气污染这个重大课题,可以起到团结澳人的作用,改变生活方式,齐为环保贡献力量。虽然不能奢望两三年可解决,或要花上十年八载,甚至超过二十年,但以往“雾都”伦敦都能靠改变生活方式及运作模式而脱离恶名,相信中国人亦能做到。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