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手握500亿重资海外投资 中民投意欲何为?

   2015-04-27 21世纪经济报道 3260
核心提示:中民投因其在海外投资独特角度与宏观视野,于4月18日获得由中国跨境投资并购一站式服务提供商晨哨集团颁发的2014年中国跨境投资并购金哨奖之最佳创新机构奖。

手握500亿重资的中民投(全称“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其一举一动,一直是从财经界的焦点。


4月18日,中民国际控股常务副总裁廖锋在晨哨集团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跨境投资并购峰会上表示:“3月份中民投已经与印尼有关合作部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我们将在印尼建设中民印尼产业园。目前中民投已与24家国内龙头的民营企业签约达成投资意向,投资额高达50亿美元。”

中民投因其在海外投资独特角度与宏观视野,于4月18日获得由中国跨境投资并购一站式服务提供商晨哨集团颁发的2014年中国跨境投资并购金哨奖之最佳创新机构奖。

这家由五十九家知名民营企业发起的大型投资公司,在成立一年的时间内,不出手则已,一出手都是大手笔。

去年6月,中民投就曾在中英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于伦敦签署协议,承诺在欧洲设立地区总部,成立15亿美元的投资基金,投资于金融服务、科技、近海工程和绿色能源等项目。今年2月,中民投宣布与总部基地合作,投资约10亿英镑共同建设英国伦敦新国际金融城。为了保障海外投资的决策正确与更好适应投资目标国的商业环境,中民投还成立了由欧美亚三大洲的前政要、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商业领袖组成的全球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其海外投资提供外脑支持。

这样巨额的海外投资,中民投意欲何为?

廖锋分析,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海外投资的重要形式,也是国内产能过剩、人口红利减少大背景的必然。“我们预期到2020年,中国的海外并购金额将达到1600亿美元-2000亿美元,成为既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资本输出国家。”

廖锋认为,在近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涉及行业与地区都更为广泛,而且,民营企业更倾向于做控股股东或大股东,资源整合意愿强烈。在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避免碰到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缺少识别、筛选并购目标以及优先排序的流程;缺少开展全面尽职调查的能力;缺乏并购经验和人才;缺乏管理外部利益相关方或政府关系的能力;针对跨国性整合的管理经验不足等。据统计,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失败率高达70%。

简言之,中国民企境外投资失败率高,与这些企业走出去的方式有关:企业“单打独斗”的走出去方式,缺乏产业链配套支撑,拉高了投资经营成本,另外缺乏风险控制和投资保护平台。有意识与能力在境外直接投资的民营企业,往往历史上曾获得相当的成功。而它们的成功离不开国内的产业环境:如一家企业的上游供应链,下游的运输、营销、售后服务体系等。而当一家企业脱离这些,去一个陌生的国度适应当地的体系,那么这家企业原有的优势不明显,再加上在境外直接投资,还有法律、文化等因素的不适应,境外直接投资的成功率也就不高。

中民投研究了其他国家历史上“出海”的经验后,发现日本、韩国有一些成功模式,而这背后离不开它们的商社“抱团”出海,一个产业链的企业一起去境外投资,相互扶持支撑,而一旦碰到一些问题,以集体的名义与当地政府协调,也更为容易。

所以,中民投判断:通过设立产业园区模式引领中国优势的民营企业以集群式发展的方式“走出去”,能够有效降低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和海外运营的风险,推动和加快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这一过程中,骨干企业发挥其带动作用,吸引上下游产业链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布局,形成链条式的产业转移,不仅能够满足民营企业的投资需求,还能够推动产业园区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并为当地政府带来可观的税收收入。

这一方式的风险在于,整合一个行业的产业链一起境外投资的机构,需要充分看准投资目的地的大趋势。

廖锋指出,印尼地理位置重要,人口与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远不够发达,正是国内企业前往布局的绝好时机。而这也吻合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

廖锋期望,中民投通过印尼产业园探索出适合中国民营企业集群式走出去的发展模式,未来中民投借此成为一流的跨境投资平台,提供产业增值服务。“我们将尤其注重金融融资服务平台的建设,更好的发挥中民投产融结合、产融集团定位的优势模式特征。”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