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节能减排的“未来”在哪里

   2014-02-18 中国节能网2040
核心提示:说到“未来”、说到“希望”我们都会想到学校的莘莘学子,大家可否明白,节能减排的未来,不在工业、不在建筑,而在学校。

说到“未来”、说到“希望”我们都会想到学校的莘莘学子,大家可否明白,节能减排的未来,不在工业、不在建筑,而在学校。

  一所位于柏林北部的尼德尔海德小学凭借屋顶的太阳能光伏板、使用生物质颗粒燃料的锅炉、隔热敞亮的教室……荣获了德国建筑部颁发的“可持续建筑金牌”奖。通过优化能源、提高能效,这所小学每年可节省运营成本约4万欧元。在这所小学,节能减排是重要的课程。而在我国,早在2006年就有政协委员表示,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环境问题已日益严重。为了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将节能环保内容纳入中小学义务教育大纲,由教育专家联合环保专家共同制订节能环保课程内容,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参加节能环保主题活动,建设一批能满足广大中小学生参加节能环保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的基地。

  笔者认为,校园是节能减排的“重点”。之所以称为“重点”是因为校园是节能教育的所在、是公建节能改造所在、亦是节能人才所在。

  节能减排从校园开始

  离开教室忘记关灯怎么办?学生洗澡浪费水怎么办?食堂做饭耗能量大怎么办……由于人数多且集中,校园往往是城市中耗能、用电、用水量较大的区域,如何降低学校能耗、减少排放,也成为各个学校长期关注的问题。

  据悉,与2010年相比,2012年全国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下降7.18%,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5.70%,人均用水量下降7.87%。其中教育类公共机构人均能耗下降7.62%,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5.18%,人均水耗下降7.52%,在全社会节能减排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节能减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有2.6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搞好“节能减排学校行动”,不但直接的节约环保效益巨大,而且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养成珍惜能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重要意义,积极行动起来,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做好节能减排各项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较大的贡献。

  “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主要内容有:全面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加强节能环保知识教育;组织开展以节能减排为内容的学校主题教育活动和学生社会宣传活动;开展节能环保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节能减排校园文化;探索推广教科书的循环使用等。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把“节能减排学校行动”与“节约型学校建设”工作结合起来,由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统筹规划、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应与各基层单位签订责任书、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并在人力、物力、经费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保证。

  校园节能在行动

  据笔者了解,北交大建成了北京高校第一个通过住建部、教育部验收的节能监管平台。2012年,北交大与节能相关的科研项目有24项,学校推进的节能科技改造项目达18项……

  在云南,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教育系统开展节能减排学校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确定了活动目标:建立健全节能减排规章制度,形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创建节约型校园的长效机制。努力使学校水、电、油、办公耗材等费用开支比上年度减少5%,生活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通过大力宣传、强化教育、任务分解、监督检查等措施, 使广大师生和教职工牢固树立节能意识,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形成“人人争创节约先进,事事要从节约出发”的良好局面。此外,还对节能减排的主要内容,如节电、节材、节油、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规定。

  在四川,各级学校实施节能灶改造,用实际行动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绵阳中学投入30万余元,完成了学生食堂的炉灶节能改造。初步计算一年可节省燃气费近60万元,一年可节电40000度以上,节约维修费用8万元。经初步估算,该校同时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近百吨,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了解到如此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后,绵阳市的其他各级学校如绵阳市实验中学、绵阳市江油工业学校、绵阳市梓潼县许州中学、绵阳市盐亭县外国语学校等十余所学校都陆续实施了新型节能灶节能改造。

  在陕西相关部门根据上级相关要求,出台了《陕西省高等学校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办法》及《陕西省教育厅关于深入开展节能减排行动的通知》,并已取得些许成绩:一些高校积极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采取各种节能措施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降低办学成本,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在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降耗工作方面都制定了一系列能源管理规章制度及配套细则,进一步完善了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强制性,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能源消耗方面先后制定和完善了20多项能源管理规章制度;各高校都能利用校刊、校报、网络、媒体广泛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和我国能源资源的严重匮乏形势,积极营造“人人讲节约,事事讲节约,时时讲节约”的良好氛围。

  ……

  但很多学校在开展中存在很多问题,如个别高校以经费紧张为由,不舍得在节能减排上下功夫;还有少数师生节能意识不强,导致能源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一些高校水电暖设施设备陈旧、老化,消耗了大量的学校能源资源;一些高校节能减排工作的制度措施不健全,还有些学校虽有规章制度但流于形式。因此,各学校在加强节能减排,推进节约型学校建设工作中,要摒弃不良思想,增强节能减排意识,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学校事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 关注校园

  除了“节能”教育和节能改造之外,我们更需要节能人才。目前,我国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在相关的人才培养上却没有跟上,缺口很大。据了解,目前全国高校中也很少设置节能减排专业,人才培养缺乏。有业内人士认为,要解决节能服务人才培养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从长期发展考虑,我国应在有能力的高等院校开设有关节能服务的课程,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节能服务产业,深入地学习节能服务专业知识,学校还应尽可能的与当地节能服务公司进行必要互动,以便予以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培养出满足产业全能人才;从短期需求考虑,应该进一步整合节能服务的培训工作,做到使合同能源管理的短期培训规范化、规模化。应对节能服务人才市场进行前期调研,了解不同公司的节能服务人才需求,从而确定培养方向及目标,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被培训者的技能,尽量满足节能服务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笔者建议,在今后工作中,建立一支技术服务与支撑“大军”。相关部门要与教育部门协调沟通,争取在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等教育机构,设立节能减排相关专业,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地方有关部门要选派有发展潜力的人员,到相关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学习进修,掌握有关节能减排的前沿技术及手段。同时,要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综合素质,推进低碳经济长远发展。其实,笔者曾了解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实施节能校园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理论基础,借鉴国外高校节能管理的成功经验,对推进我国高校的节约型校园建设、实现高校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在校园中,只有将节能教育、节能改造、节能人才培养结合发展,才能成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有力支柱,从而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又好又快的向前发展。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