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聪明”的青岛薛家岛充换电站

   2014-04-16 亮报2920
核心提示:薛家岛充换电站的自动多箱换电设备采用高速机械视觉技术定位,可以自动跟踪车辆,公交车司机开车进入换电车道,多组电池箱可同时进行更换,几分钟就可以更换9块电池,不仅实现了电池箱更换过程的全程自动,还使整个换电过程安全快捷。
司机轻松驾车“入位”换电

4月1日,遭遇连日雾霾侵袭的青岛终于放晴,隧道1路电动公交车驾驶员王磊驶出隧道,就收到车载智能终端系统的语音提示“您的车辆电量不足,请及时回站更换电池”。当时恰好离薛家岛充换电站不远,王磊抬头发现,前方的智能指示屏上显示充换电站“3B工位空闲,请进入”。“正好有空位,咱们先去换电。”王磊说着驶入了薛家岛充换电站。

王磊驾车进入换电通道,停好车。此时,换电机器人依靠对电动公交车电池仓位置的视觉定位,伸出机械手臂取下公交车上待充电的电池,放回电架进行充电。随后,机器人从充电架上取出充满电的电池,准确无误地放进电池仓。仅仅六七分钟,公交车换电就顺利完成,与普通公交车加一次油的时间差不多。

在等待换电时,王磊一脸轻松地说:“以前,听说一些充换电站需要专门的泊车司机,才能把车停在合适的位置。在薛家岛充换电站,对停车的精确度由原来的不超过10厘米放宽到不超过20厘米,一般司机都能做到。”

原来,薛家岛充换电站的自动多箱换电设备采用高速机械视觉技术定位,可以自动跟踪车辆,公交车司机开车进入换电车道,多组电池箱可同时进行更换,几分钟就可以更换9块电池,不仅实现了电池箱更换过程的全程自动,还使整个换电过程安全快捷。

自动监控系统:每辆车啥情况都掌握

“王师傅,今天跑得怎么样,您的车最近数据可是一天上一个台阶。”说话间,薛家岛充换电站站长范永斋拿着记录本上了车。记录本上清楚地记着车辆近一个月的运行数据:最高一天跑了342公里,也就是八九个来回,平均一天的换电次数为2.8次。

“是吧,我的感觉就像这数据一样,一天比一天好。我开了20年柴油公交车,自从开上电动公交车就离不开它了。电动车操作更简单,我的劳动强度也下降了,而且噪声低、无污染,车辆滑行时还能自动回收电量,可以节约不少电能。”王磊笑着说,“特别是这个智能终端提示系统,可真让我省了不少心。刚才车上人多,我忘了注意电量,要不是它提醒我换电,车非得在路上趴窝不可。”

“这可是我们的技术人员下大力气研发的车辆自动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控每一辆电动公交车的位置、行驶里程、电池电量、电压信息等,遇有异常情况可以通过GPRS车载终端传送到监控中心,并通过联网的公交运营管理系统及时告知司机。”范永斋不无得意地说,“我们在换电站二楼有个大电子屏,上面有各种不同颜色的小汽车图标,这可是我们独创的智能分级告警监控系统,绿色的小汽车表示电量充足;红色的表示电量不足,需要进站换电;黄色的表示可以继续运行,但要注意电量变化;灰色的表示熄火5分钟以上。不同的颜色更容易实时了解车辆的情况。”

“青岛快开世园会了,游客数量肯定会大增,我们发车频次高,到时不会在站外排长队吧?”王磊不无担忧地问。“放心吧,我们早就做好准备了,已提前全面升级了站里的充换电设备,你们的换电速度一点不受影响。”范永斋自信地答道。

范永斋说,充换电站对电动汽车的服务能力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电池的充电速度,二是换电速度。为此,青岛供电公司专门组建两个技术攻关小组。充电技术组负责充电设备升级,通过提高充换电设备的技术参数,缩短充电时间。换电技术组负责换电设备升级,升级机器人参数,提升换电速度。薛家岛站充换电设备升级后,电池的充电时间半个小时,换电速度提升约15%,充换电站的综合服务能力提高20%。

“科技创新是我们站一个突出的特点和优势。”范永斋介绍,在运营过程中,站上技术人员攻克了电量计费和运行安全等8大技术难题,开发出两种不同方式的车载直流电能表,研制出3种智能车载终端,设计出基于物联网的充换电智能运行调度系统,实现了电池全寿命周期管理,围绕电动汽车充换储放技术创新累计申请专利达318项。

此外,薛家岛充换电站利用建筑物屋顶新建成的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这一清洁能源接入电站,为分箱充电机和动力电池供电,每天可节电586度。

青岛充换电服务网络初具规模

借力技术创新,截至今年4月1日,薛家岛充换电站已连续安全运行超过1000天,服务的250辆电动公交车累计行驶3225万公里,累计换电24.88万车次。单次换电平均行驶里程由最初的68公里增至150公里,最大行驶里程225公里;换电平均耗时由最初的十几分钟缩短至8分钟左右。各项运行数据全面超出设计指标,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每辆电动公交车按日均行驶200公里、百公里耗油40升计算,充换电站服务的250辆电动公交车每年可减少碳排放2万吨、一氧化碳91吨、氮氧化物182吨、碳氢化合物56吨、微粒碳烟20.6吨,为青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减少机动车污染创造了有利条件。

薛家岛充换电站的成功运营在电动汽车行业引起了较大反响。迄今为止,已有来自北京、上海等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345个参观团先后到站参观交流。2012年,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薛家岛充换电站的建设运营模式得到了诸多关注,受到广泛赞誉。

规范的服务流程和领先的行业标准,吸引了全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商的瞩目。2012年4月,青岛动力集成及储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电动车辆核心零部件产业化基地项目奠基,天津力神投资的30亿元动力电池项目紧跟其后在青岛市黄岛区落户。据预测,若青岛市形成1000辆电动公交车规模,电池产值将达10亿元以上,电动车直接产值将达100亿元以上,将有力地推动青岛市经济发展。

继薛家岛充换电站之后,青岛供电公司又先后建成投运延安一路、深圳路电动公交车充换电站,全市服务纯电动公交车450辆。青岛电动公交车充换电服务网络初具规模。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