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力推节能成支柱产业

   2014-01-14 中国节能网1580
核心提示:众所周知,我国现阶段的支柱产业是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在《“十二五”规划》总报告中,节能环保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和高端装备制造业被列为未来五年国民经

众所周知,我国现阶段的支柱产业是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在《“十二五”规划》总报告中,节能环保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和高端装备制造业被列为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四大支柱产业。

  2013年,节能环保产业从政策方面迎来了黄金发展期,8月11日,国务院全文下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部署了节能环保产业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并提出一系列激励性政策以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意见》提出,我国节能环保行业要大力提高技术装备、产品、服务水平,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提升技术装备和产品的供给能力,到2015年总产值要达到4.5万亿元。

  《意见》对加快节能技术装备升级换代、提升环保技术装备水平、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创新发展模式等作了具体要求,提出要重点发展大型垃圾焚烧设施及其传动系统、焚烧烟气净化技术和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等。此番《意见》的发布已足见我国最高层对打造节能环保产业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的迫切,在此政策信号下,下一阶段将会有更多产业发展细化政策陆续出台,各细分产业将尽享利好。

  根据《意见》,这些重点领域包括节能方面的高效锅炉和电机、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等,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节能环保细分领域的上下游技术装备也进入政策的视野。例如,电厂脱硝催化剂制备和再生、资源化脱硫技术装备等。事实上,这些领域由于其各自下游产业市场需求加快释放,而越来越被当成环保投资的新刺激点。既然《意见》提出重点加快节能技术装备升级换代,提升环保技术装备水平,那可以预示着节能装备的生产厂家将迎来新的机遇,市场前景看好。我国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自“十一五”以来保持了总产值年均20%以上的增长趋势,形成了门类相对齐全的产品体系,已拥有一批较为成熟的常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但节能装备产业还存在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政策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因此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节能环保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非常必要,尤其包括土壤修复、地下水修复、PM2.5污染治理、垃圾综合利用、工业废物循环利用等技术装备,特别是注重提升关键零部件及配套材料的国产化水平,包括高端监测仪器仪表、膜材料、脱硝催化剂等。

  壮大节能环保服务业,还可以积极探索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发展模式,鼓励优势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形成集工程设计、装备制造、运营管理于一体的经营模式,促进环境监测、环保工程咨询等相关服务业快速发展。

  从长远来看,解决节能环保问题是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拉动投资和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意见》提出要推广节能环保产品的应用,目标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扩大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范围,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中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达到60%以上。未来解决大气污染、雾霾天气还需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支持,新能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力缓解PM2.5的增长。在消费等几个领域大力提倡发展节能环保产品,加快开发节能技术装备,壮大节能环保服务业。《意见》从供给和需求双方向谋划拉动产业快速发展的一系列举措,例如,以加大节能环保自主技术装备业投入力度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多层次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扩大市场需求。节能环保产业不断壮大,不仅可以促进投资和消费,还有力支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顺利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可以预见,未来如果相关配套政策制定并落实得力,将会形成节能环保产业良性发展的内生动力,政策所勾勒出的“十二五”节能环保4.5万亿元产业蓝图将不会成为虚谈。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